前三季度大米进口量超去年全年,我国缺大米吗?

农民日报 2022-12-08 10:45

近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大米505万吨,同比增长41.1%,已超去年全年496万吨的大米进口总量。对此,一些网友表示担忧,“我国大米是不够吃了吗?”

2011年以来,我国稻谷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此前也回应,国家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全国一年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一边是全国稻谷高产量、高库存;一边为何又是大米进口创历史新高?

从粮食进口结构看,进口大米以碎米为主,占62%。在国内临储玉米库存基本消化完毕、进口玉米价格高企、小麦因价格上涨全面退出饲用替代的情况下,大米尤其是碎米仍是粮食贸易的“价格洼地”。为补充饲用及工业用粮,我国进口了一部分碎米。

再从粮食进口数量看,虽然碎米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幅69%,达314万吨,但仍不到去年国内稻谷总产量21284万吨的1.48%,占比极低。

另外,我国是世界粮食贸易大国,在价格因素作用下,也会常年进口一定数量的碎米,以填补国内需求缺口。

当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粮价大涨,各国都开始担心自己的粮食够不够吃了;而我国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为的就是保证14亿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任务,更是“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的战略定力所需。

事实上,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实现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端牢中国饭碗,我们有十足的底气。

这底气,来自我们下大力气狠抓粮食生产,真金白银补贴粮食生产、分类施策田间管理、千方百计防灾减灾……有方法、成体系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然今年受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生产面临了不少困难。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夏粮生产已增产丰收,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

这底气,还来自我国更趋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和品种结构布局,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2天,并且能在短时间内送到居民手中。

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更要时刻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健楠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