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2-12-08 15: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人民日报》撰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阐明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重点任务,为建设和美乡村指出了方向。
怎样建设和美乡村,群众说的算
“湾后面那个水塘填了吧,天热生蚊虫,又臭又不卫生。”“咱们湾应该建个晒谷场,村民每年在公路上晒谷,不方便还影响交通。”湖北应城李集村的首场共同缔造屋场院子会,党员代表、村民纷纷表达心声,听似鸡毛蒜皮,但叠加起来是同一个祈愿:生活能过得更好。经过会后梳理,12个共性问题、9条共性建议全部列明并向村民公示。
李集村建立了村民互助条约、红白理事条约、李集村村规民约、“门前四包”等管理公约,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予以通过。从红白喜事办理到村民互帮互助,从矛盾纠纷处理到环境卫生整治,各类群众组织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事务治理中来。目前,新成立的李集村环卫评议会吸纳了各湾组的热心人士共8人,利用农闲时间挨家挨户的上门与群众签订“门前四包”承诺书,已完成59户243人。
放眼全国,建设和美乡村主要有五大任务:一是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要创造更多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第三,农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最后,要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优良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建设和美乡村,要将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与清廉村居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等方面着手,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和美乡村。
2022年,湖北孝昌万冲村对党群服务中心结构重新规划,立足党员群众需求,优化设置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增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实现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创新组织活动开展。积极争取驻村后援单位帮扶,打造“智慧+”党建平台,通过观看视频、联合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创新支部活动开展形式,提高党员群众参会积极性,强化组织队伍管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重点,突出难点,精准发力,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摸清底数,理清发展思路。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等活动,摸清底数,了解各地基本情况,掌握村级资源禀赋、资产收益等情况,梳理工作思路,深化细化具体落实举措;多方联动,凝聚民心民意。持续加强与后援单位联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五送活动”,持续在投入资金、支部共建、健康帮扶、消费帮扶、关心关爱等方面发力,不断增强工作实效;制定规划,拓展发展路径。
以“法促和谐”为目标,健全完善调解组织、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共建和美乡村。创新工作举措营造法治氛围。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阵地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建立并完善法治书屋,营造出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倾力打造庭院美、村庄美、田园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
编辑 | 张思逸
主编 | 张越
监审 | 宋锦峰 杨全胜
【乡村振兴】巴燕乡:数字乡村让群众生活更智能
【环境整治】大华镇:扮靓人居环境 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巡回法庭走进“和美乡村”
武鸣:太平镇多措并举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走进乡村看发展 浸潭镇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推动现代农业高...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把“大事小情”办到群众心坎上
【乡村振兴】镇罗营镇五里庙村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