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16:49
为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盘活闲置废弃资源,增加桑农蚕农收入。土门镇文昌农村社区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培育食用菌,建立现代化循环农业体系,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实现了致富增收。
在土门镇文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食用菌产业园,一排排菌包在架子上摆放整齐,灰色的食用菇从菌包两端崭露头角。在已经成熟的菌棚里,园区负责人正带领工人忙着采摘、称重、打包,运往市场销售。
记者走进原料区,几名工人正在忙着菌包装袋。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土门镇是全县蚕桑产业大镇,园区把修剪下来的桑枝变废为宝,成为食用菌菌包的主要原材料,再配以小麦麦麸等原生态绿色材料,食用菌的品质就得以保证。
叶养蚕、枝生菌、渣作肥、肥育桑,实现循环利用。目前,土门镇文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食用菌产业园共有三个出菇棚,三个培育室,五万个菌包。园区培养品种有袖珍菇和平菇,主要通过农贸市场和餐厅销售产品,并通过网络直播进行线上销售。
文昌农村社区郑勇平表示:“通过一年时间的发展,我们收入达36万元,实现盈利12万元,整个村产业已形成桑、蚕、菌、肥一体化循环农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扩大规模,采取“集体经济+农户”的创新模式,带动村民实现增收。”
仪陇融媒(记者 陈彦宇)
天祝:着力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致力于生态 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新农人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2021—2023年农机...
长治市上党区:农机助力 秸秆还田“变废为宝”
[辽宁]辽宁省就做好农业生产防范雨雪寒潮大风天气下发紧急通知 ...
[上海]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开展...
甘肃庆阳多措并举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国家统计局2022年第7统计督察组向农业农村部反馈统计督察“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