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山 2022-11-28 15:58
编者按:为进一步展示全区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局面和阶段性成效,引导全区党员和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从而奋力开创全区各项事业新局面。金山区融媒体中心开设“学思践悟二十大”专栏,邀请各委办局、街镇负责人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和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如何思考当前及未来本单位、本区域的发展。第四期,邀请到了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苏振洪。
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加快实现农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 苏振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金山转型新发展奠定好工作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金山
转型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金山的农业比重已经非常小,仅占属地生产总值的0.7%,但是空间格局很重,34万亩耕地就占到了全区三分之一,尚不包括广袤的村庄用地,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功能。社会稳定上也很重要,31万农村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也不少。农村发展对将来的土地管理和城镇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区“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决定着我们转型的效率。我们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同步发展,关键是立足区情,高举实施乡村战略先行区大旗,走出一条超大城市郊区发展的试点探索之路。
深刻理解和把握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业结构现代化相结合的发展过程。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就要求立足区情,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生产高效率,产品高质量、能耗低排放的过程,从而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粮食生产为例,守住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化施肥、施药以及智慧化农机的使用,实现耕、种、管、收的降本增效,全方位夯实我区粮食生产基础。当然,也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比方说优质设施蔬菜瓜果生产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机,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上海松林万春生态农场是全市首家采用楼房设施和生态模式养殖的规模化猪场,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通过沼气发电技术、沼液还田措施,实现了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是我区生猪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项目
另外一方面,生产结构的现代化也是需要认真研究,构建好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对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包括产业人才和信息的交流。比方说一些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如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适度集聚对提高产品的品牌,降低物料的采购成本和市场人才信息交流是有利的。
▲双孢蘑菇新品种K6栽培成功,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菌种有望不再依赖进口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农村,也包括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高素质农民,盘活农村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农民勤劳致富,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生活;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让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科学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适应现代化需要。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切实领会坚持党的农村工作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学深悟透“三农”工作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准确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路径和政策取向,确保新时代“三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强化组织保证。要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激发内生动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出发,通过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 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把握“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破解乡村振兴瓶颈,以土地要素资源振兴乡村产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模式,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技术、资金等入股产业融合项目,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 聚焦农民和集体的关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点培育单位为引领,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
○ 聚焦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加强城乡发展空间的统一规划,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近年来,金山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百里”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特点,以绿色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乡村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由承担附属功能向承担核心功能转变,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和先导区等荣誉,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升级,农村宜居宜业全面进步,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工业城镇市民同步实现现代化,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撰稿 苏振洪
中国农业银行2022年度三农人物大型公益推介活动在安徽芜湖隆重举...
漳平市举办“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农民画、农民漆画作品展
重庆6219个农村问题户厕完成整改
【喜讯】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又一项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批准...
石潭镇:立足“生态农业研学小镇”新定位,打造清新亮丽的生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这届世界杯“含中量”有多高?少不了中国农业高科技→
二十大报告里的“新”!一起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