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1-29 15:28
连日来,顺义区的食用菌进入采收期,对菌农们来说,“每天都是丰收季”。全区食用菌每天采收量达5000公斤,持续销往北京各大商超、农贸批发市场。
顺义区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区农业农村局、区农服中心引导农户种植风险低、效益高的农作物,这使得食用菌成为了备受农户青睐的农作物之一。在张镇聂庄村西侧一处食用菌基地,5栋温室大棚全部种植了平菇。大棚内,一排排菌棒码放得整整齐齐,平菇从菌棒两端冒出头来,簇拥在一起,鲜嫩肥厚,长势喜人。记者看到,菌农们正认真地采收着平菇,不一会儿便装满了一箱,满箱的平菇被错位叠放在冷库内。据悉,该基地种植食用菌20万棒,从11月初至春节前后,每天产菇量达1500公斤。
在龙湾屯集体林场,槐树林下一垄垄的赤松茸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皱环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伞盖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鲜美,颇受市民追捧。连日来,龙湾屯集体林场的工人们忙着采收、装盒、外运,一派繁忙景象。
龙湾屯集体林场场长尤建华说:“我们林场种植赤松茸约100亩,9月初种植,现在陆续采收,每天采收量在150公斤至250公斤。截至11月下旬,这里将生产出累计5000公斤的优质赤松茸。赤松茸的种植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还丰富了百姓‘菜篮子’。”
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深入食用菌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全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顺义区共有200万棒平菇,分布在张镇、杨镇等地,每天采收约5000公斤。赤松茸种植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布在龙湾屯、李桥、北石槽等镇,从10月下旬陆续上市,每天能供应500公斤以上。”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孔繁建介绍。
藤县计划秋冬种农作面积约35万亩 让冬闲田变成丰收田
“萝卜小镇”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特色产业】城东街道吴村:精细管护长势好 大棚草莓上市早
成都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守好“天府粮仓”,谱写丰收画卷
浦东新区:科技赋能农业 无人农场下的“丰收密码”
[新疆]全区林果已采收780万吨 预计月底全部采完
河津赵家庄村:大棚草莓抢“鲜”上市 “莓”好生活大有奔头
【特色产业】万亩莲藕喜丰收 黄河岸边淘”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