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22-12-08 01:47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高蕾)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文件,对常态化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在养老服务领域实施非法集资,严重侵害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破坏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秩序。为此,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的意见,加大常态化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力度,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意见要求,要加强风险摸排。民政部门要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养老机构登记备案信息共享交换机制,通过信息抓取及时掌握增量,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要定期开展存量摸底排查,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和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检查,在排查中发现未经登记但以养老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依法做好分类处置。
意见强调,要加强源头治理。养老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依法签订服务协议。民政部门要制定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模板,张贴宣传简报,公开举报方式,公布依法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相关信息,引导老年人及家属理性选择。
意见还明确,要依法分类处置。民政部门要对摸排发现的问题隐患综合评估、逐一研判,纳入“红橙黄绿”风险管控等级,并做好线索通报和分类处置。要加强信用监管力度,对因从事非法集资依法受到处罚的养老机构,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濉溪县:农机部门打好“组合拳”积极应对寒潮天气
北京东城区环卫服务中心传承弘扬时传祥精神—— 让胡同里的幸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瞄准市场谋发展 “社会化服务”促增收
雄安新区推动与北京市社保业务跨区通办和协同服务
【志愿服务】以雪为令,彰显担当——我区各乡镇开展扫雪除冰志愿...
抵御寒潮 守护温暖——探访户外劳动者
陕西西安蓝田县奶山羊产业技术服务提升培训班 (第五期)开班
重庆农科院:疫情防控与科研服务双线作战“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