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加“宿”度|特色产业“金钥匙” 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

荔枝网 2022-12-06 16:33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肩负的政治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服务好广大居民。”王卫国是宿迁市宿豫区陆集街道利民社区的一名基层干部,负责社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为居民解决过不少实际问题。回忆过去,王卫国说:“以前村子里都是平房、泥路,没想到现在能住上别墅一样的房子。这几年,看着村子慢慢变成现在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摘掉了‘贫困帽’,大家都感到十分高兴。”  

错落有致的楼房前后,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绿树与花草相映成趣,住在这里的居民对家门口的变化纷纷点赞。在新农居边上,连片的芦蒿大棚更是一道风景线。芦蒿是利民社区的特色产业,从刚开始的百亩芦蒿发展到千亩芦蒿种植基地,知名度不断提升。2019年,利民芦蒿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今年以来,利民社区按照“整合资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抓手和突破口,分步建设芦蒿种植项目核心区和辐射区,种植面积约5500亩,亩均效益过万元,亩均纯收入5000余元,有效带动居民收入增长。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不断破解工作难题,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利民社区党委书记张用全说。据了解,利民社区利用合作社资源邀请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厂家为社区零散种植户开展多期培训,有效提高农户田间管理技术,节约农资成本。同时,派驻市场专员到外省、市建立芦蒿销售联络站,通过“电商+经销商+校企”的合作模式,由点到面寻找潜在市场,并在合作社设立芦蒿代收点,帮助蒿农销售,保证“扩有人种、产有人销”。  

作为当地芦蒿种植的先行者,徐士龙的芦蒿种植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徐士龙家的芦蒿种植规模已达30多亩,带动了一批种植户共同致富。“下一步,我将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和提高种植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收,也希望党委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我们拓展芦蒿销售市场,寻找稳定的收购销售渠道。”  

为进一步夯实芦蒿产业发展基础,利民社区主动谋划,积极引进芦蒿深加工项目,深入实施“村企联建”,今年成功招引了芦蒿深加工企业——宿迁益德冷冻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厂房租赁,社区每年可增加经营性收入10万元。该公司拥有水饺和包子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芦蒿水饺、包子20吨,预计可额外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芦蒿深加工项目既提升了芦蒿附加值,促进了芦蒿产业发展,又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利民社区,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十里八乡数得上的美丽乡村。“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吃上了‘芦蒿饭’,走上了‘幸福路’,让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了希望,鼓足了干劲。”  “党的二十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脉定向,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团结一心,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利民的活力更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利民贡献。”张用全坚定地说。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