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大 巫溪在行动 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奋力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

巫溪发布 2022-12-08 10:23

引言

学报告、悟思想,谈体会、谋落实。连日来,我县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强化责任,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11月10日起,巫溪发布、巫溪APP“理上网来”栏目同步开设《学习贯彻二十大 巫溪在行动》专栏,分享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乡镇部门的学习感悟和落实举措。

本期推出县委常委、通城镇党委书记杜森林《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奋力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一文。

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奋力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12次学习(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县委常委、通城镇党委书记 杜森林(2022年11月10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最新论断,既顺应当下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进一步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更在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的关键时刻,为通城镇奋力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描绘出一幅现代化新图景。为此,通城镇将对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把“宜居”“宜业”“和美”的理念贯穿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各方面、全过程。

一是增强“服务”能力,打造发展均衡乡村。以交通网络为轴线、集镇提质为主题、公共服务为保障,不断提升通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承载能力,构建“社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服务体系,打造发展均衡乡村。围绕内外交通改善,构建“一环四射五支”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绕镇路、南环大道、花丛路、兰家垭子到包子铺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破解交通瓶颈,打造巫溪“东大门”综合交通枢纽。围绕集镇建设提质,统筹镇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大力实施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示范、传统村落保护、雨污管网建设等项目,构建天人合一的“宅-院-园-巷-街”乡村生活公共空间,打造“中国最美高山乡野小镇”。围绕公共服务升级,加快推进开放式校园、第三人民医院、村级便民服务综合体、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物流驿站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镇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提高“善治”水平,打造和谐有序乡村。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处于深刻变化和调整时期,出现了新难题新挑战,必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人心凝聚起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全面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打造和谐有序乡村。创建“幸福家园”,通过“用共同梦想凝聚人心、用参与互动激发主体、用网格模式管理社会、用群众方法解决问题、用榜样力量纯化民风”等举措,建设“美得自然、过得自在、活得自豪”的“幸福家园”,全力打造全市社会治理公用品牌。试点“诚信体系”,制定农户诚信指数正负评价清单,开展农户诚信指数评价,会同县发展改革委、农村商业银行等相关单位健全农民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培育群众主体意识,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推广“腾讯为村”,建立“智慧通城”幸福家园智慧管理平台,在镇内13个村(社区)推广“腾讯为村”APP,畅通村民交流渠道,展示乡村振兴成效,让外出务工村民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新动态、新变化。开展“镇村联治”,建立集镇网格管理机制,成立管理巡逻队,全天候开展巡查整治。结合“五清五建一评比”试点,发动党员干部、村民、学生等各方力量,开展“村庄清洁四季战役”系列活动。

三是立足“自然”禀赋,打造美而不同乡村。发展乡村必须立足自然禀赋,坚持“文化铸魂、以文撰景、以文兴业”,在具体实践中注重乡土味道、挖掘特色文化、带动村民参与,打造美而不同乡村。比如,龙池村聚焦“民俗文化”,打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民俗村”,围绕“二十四节气”设置“春生”“夏繁”“秋收”“冬憩”四大组团,提档升级布局奶茶店、时令茶摊、岁俗小吃街、啤酒花园、龙门客栈、云顶部落、应物工坊、乡村文化传播中心等新业态,如今龙池村已成为人人前往的旅游目的地;长红村聚焦“红色文化”,打造“五感红色文化体验村”,加快实施“八个一工程”,依托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打造红军山、红军湖、红军街、红军广场、1932剧场等新业态,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上实现红色文化可沉浸式体验;云台村聚焦“佛教文化”,打造“自然禅趣养心村”,构建“一景一廊三组团”乡村文旅休闲空间,谋划布局云台书院、悠然田庄、不醉酒馆、云深豆坊、溯乡展馆、枕山居、众生逍遥原等新业态,让游客游览禅境山水、体验禅意生活。除此之外,分别以蔬菜观光园、康养度假园、晚李主题公园、数智应用孵化园等主题打造通城村、中兴村、长桂村、清泉村等村,让各村的自然禀赋、后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通城镇要振兴的乡村,是能够穿越古色斑斓的历史文脉、忆起别梦依稀的故园乡愁、找到深埋心底的诗和远方,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家园。通城镇将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通城大地上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奋力打造“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