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头条青岛讯:12月1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对首批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进行公示,我区申报的山东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成功入围,并被列入山东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山东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体现了多物种和谐共生的农耕文化,是具有生态保护与生计增收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少山红杏栽培起源于明朝,已有600余年历史,主产区拥有约2000亩的古老杏树群,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关爷脸杏树有200余棵,关爷脸、崂山红杏、大麦黄等5个杏品种入选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库,林间生物多样性丰富。
核心区内青岛第一古刹法海寺“农禅并重、劝人向善”佛学思想和崂山道教崇尚自然养生文化的浸润,逐渐形成了融合自然、生态、人文、宗教、民俗等多元素为一体的独特历史文化传承系统。精细化的生态栽培管理系统造就了少山红杏卓越的品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和上合峰会直供农产品。
红杏主产区西邻法海寺名胜,南邻太和山旅游景区,10万余株少山红杏春天杏花成片,夏天红杏挂枝,生态环境优越。已成功举办11届少山红杏采摘节,接待国内外游客百万人次。
随着城镇化扩张和工业化的影响,古杏树群周边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古杏树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急需保护。城阳区政府高度重视系统的保护,积极开展古树调查和挂牌保护工作,开展“为鸟安家公益行动”,强化绿色效益,注重公众生态科普教育,有效推动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