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嘛新闻 2022-12-26 16: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市各地通过盘活农村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乡土特征的优质农产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眼下,宁津县长官镇的水果萝卜进入收获期,绿叶苍翠的绿根萝卜显得格外诱人,合作社负责人赵德高拿起直播设备在大棚里搞起了直播带货。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合作社从天津引进这种水果萝卜。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沙土土质,第一年亩产就达到5000多斤。目前,经过三年的发展,合作社特色产业规模已达300亩,特色水果已有十余种,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乐陵市刘七村的林下养鹅基地,五千多只大白鹅已进入育肥期,将于春节期间上市。
2015年,孙景怀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根据地力条件以每亩900-1000元的价格,对村里的200多亩地进行了流转,种植了法桐、垂柳、白蜡等苗木。而为了保证树苗正常生长,需要雇佣大量人工进行除草,一年就需要支出五六万元。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孙景怀通过多方考察了解到了林下养鹅的新路子。通过鹅群的啄食,还可以降低林下除草成本,减少害虫对树木的危害;同时,鹅粪还能够增加林地土壤肥力,改善土质,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有了一年的养鹅经验,孙景怀充满信心,2020年,他在林地里撒了2000只鹅苗。散养鹅肉质更加劲道,味道鲜美,南方的经销商不远千里上门来收购。
经过多年的实践,孙景怀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通过发展林下养鹅产业,他打算带动更多的乡亲发展特色种养,让好日子更有奔头。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