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11:33
日前,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在泽州县金村镇水西村意外发现一处疑似码头的古建筑,后经专家组考察论证,认定这是一个明清时期的古码头,也是晋城丹沁两河唯一现存完好的古码头。从碑文和环丹山庄千年银杏树(夫妻树)推断,古码头的年代有可能被提前到隋唐时期。
12月10日,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一行6人到水西村“太行善庄文化庄园”参观学习时,偶然对位于关帝庙左前方东城墙的拱门出口产生好奇,从拱门拾阶而下可直达丹河河道,感觉其奇特的建筑形制和超乎寻常的尺寸以及不合常理的方位大有玄机。拱门为砖石结构的明清建筑,宽2.45米,高2.96米,墙厚0.95米。拱门内侧上方镶嵌“礼门义路”四字石匾额,外侧上方镶嵌“环丹山庄”字样石匾额。
更为奇特的是拱门一半在庄园地面水平之上,一半在地面水平之下,门脚处一米纵宽的歇脚平台将19级青石台阶分为两节,上拾7级进入拱门到达庄园地面,下拾12级直达丹河河床。从里向外眺望,丹河湾宽阔空旷,一览无余。下至河床回首仰视,寨墙高筑,南北延绵,转折有致。在由巨石垒砌一丈有余的护墙上,拱门南边十多米是庄园的最高建筑“文昌阁”,北边十多米是居高临下的观景台,其间由带有垛口的砖砌城墙将三处景观有机地联接为一个优美壮观的建筑整体。其高大与厚重压迫感十足。
观其形,思其意,与其说此门是去往水东、水北最便捷的一个通道,倒不如说是出入东西、渡河水运的一个古码头。但此说法史料并无记载,也未被任何现代媒体关注过。
带着极大的好奇,就我们的直观感觉和理解,和生于斯长于斯的晋城市工程师协会会长、太行善庄文化园创始人、泽州县慈善总会副会长刘全林,环丹山庄住守人赵黑旦谈起此事:
“我们感觉这里很像一个古码头。”
他俩不约而同地:“对,就是一个古码头。听老辈人常说,很早以前河里是有船的。”
他们说:“上世纪中期,丹河的水还很大,小时候我们经常从这里跳下去游泳。汛期水最大的时候能淹到拱门最上面的第二个台阶前。冬天行人过河及肩挑驴驮运送货物则要从冰面上通过。后来“三零厂”(国防三线建设)修路架桥拦坝改水人为地将主河道逼向了码头东边一百多米处。”
他们还说,据关帝庙碑文和野史(《杜牧与泽州》·陈彦龙)记载,晚唐诗人杜牧与诗人好友赵嘏负皇使从京城洛阳到潞府公干,路过泽州,在丹河湾游玩后到水西村小憩并把酒吟诗,很有可能就是从这个码头进村的。要不怎会在清代重新修缮“环丹山庄”拱门时特意将“礼门义路”四个字刻在匾额上。礼之门,义之路,千古诗人,谦谦君子,来之去之,留芳万古;礼之门,义之路,童叟妇孺,贩夫走卒,向善而行,礼义有度。众所周知,善庄水西,代代好施:银钱粟谷,怜人饥苦;施医舍药,疗民伤痼;拥才赠读,不惜当屋。碑文史籍,多有记述。自古善为,修桥铺路,开礼门,敞义路,迎阡陌,送商贾,扶劳苦,助摆渡。来亦乐乎,去亦乐乎。
若此处真是一个古码头,又有如此美好的历史典故,如今城垣犹在,古树犹在,碑碣犹在,码头犹在,无疑会给晋城文化增添一抹厚重而亮丽的色彩。
为求证此事,12月14日我们邀请《晋城市交通志》编纂人、丹沁古津渡(码头)研究专家郑跃峰、环丹山庄住守人赵黑旦、太行善庄文化园创始人刘全林、法人代表张建国、办公室刘艳等十多人组成专家考察组实地论证。
通过研讨碑文,结合当地老人提供的历史线索,现场勘查地形地貌,分析人文建筑和自然河流的逻辑关联。发现石墙石阶水蚀冲刷痕迹显著、石缝水锈附着、流沙陈积、螺壳尚存,佐证了早先晋城地区雨量丰沛、河水充盈。丹河北来南往,曲折逶迤,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泽州中游已径流甚大,进入水西“丹河湾”洼地更是碧波荡漾、水岸齐平。举桨泛舟,虽不可顺流入黄、通江达海,但溯流北上近到巴公远及长平却很有可能。至于过河摆渡、短途水运在一无公路二无桥梁的古代,借助码头拴船搭板、拾阶上岸是其常态。郑跃峰专家还说,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雨量减少,植被退化,加之人类生产生活对地质山川的扰动,长流水的丹河变成一条季节河只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情。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定:水西沿岸城墙高耸,壁垒森严,唯有此处拱门独开、石阶沉丹,实为水西及周边纵深区域人们渡河运物之必经要道,此处是一古码头无疑!从环丹山庄建筑风格、石砌墙体和条石台阶的冲刷磨蚀程度等情况看,其属明清时期的古码头。结合碑文和码头拱门内的千年银杏树(夫妻树)推断,古码头的年代有可能被提前到隋唐时期。
郑跃峰专家还特别指出,晋城史料中记载的沁河19处古津渡(码头),现在均已荡然无存,甚至就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无法找到。在水西村发现的这个码头,虽然是个乡村码头,但是晋城丹沁两河唯一现存完好的古码头。它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唯一性,而在于研究它的前世今生与研究晋城气候水文变化、交通方式演变、历史文化遗存、民风民俗传承以及经济发展脉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专家组建议:金村镇政府牵头对水西古码头积极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州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水西古码头的调查初审工作,并将审核结果向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请认定。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认定申请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水西古码头位于丹河新城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议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对古码头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把丹河新城建设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观赏及旅游配套的市民公共文化休闲中心,进一步推进“国内领先、山水交融、低碳智慧、绿色宜居”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崔利民 石松峰)
山西夏县:撂荒田变身草莓园
山西拟确定8家景区为国家4A旅游景区
山西省药监局下发通知:市场紧缺药品拆零销售,解决新冠肺炎居家...
山西省公示8家拟确定4A级旅游景区名单
山西省果树产业应对强降温风雪天气技术指导方案
山西榆社:骗取国家农业补助金,一人被抓
山西夏县:传承非遗文化 做大花馍产业
晋城召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