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1-06 14:39
2022年,山丹县人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就业、保稳定,抓改革、促提升,抓规范、防风险,提升服务质效,兜牢民生底线,有力推动人社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释放政策红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坚持“强产业、抓创业,扩就业、稳保障,聚合力、保增收”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推动重点群体就业。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2864人,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安置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0.1元,增速4.5%(第三季度反馈情况)。组织开展“春风送岗•携手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32场次,947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6587个,1126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推出以送培训提技能、送岗位促就业、送保障稳用工为主题的“三送”专项服务活动,以深入企业“面对面找岗位”的方式,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精准对接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697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1.23%。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成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培训19期869人,为110名城乡自主创业人员和12户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02万元,带动就业642人。新建人力资源市场一个,精心打造就业创业示范一条街,构建“五星级”评定体系,成功孵化创业带动户10家、评定星级示范户20家,11户企业被评为市级“创业新秀”。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企业、重点项目工程”+“劳动者”的“4+1” 融合矩阵,构建培训-就业-输转一体化技能培训新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55人。打响做靓“焉支铁人”劳务品牌,提升劳务输转服务水平。输转劳动力6.38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5.09万人,劳务品牌带动输转1.38万人,“点对点”输转劳动力1362人),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
完善社保体系 民生保障稳步提升
持续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全县城镇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参保51689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2414人,参保率98.76%,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2249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39964万元。继续推进“同舟计划”,参保纳入建筑工程项目16个5579人,征缴基金79.95万元,引导350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423名60岁以上被征地农民落实参保缴费补贴891.94万元。建立社保、人资、劳动监察协同办公机制,组成工作小组主动下沉企业,督促5户基层快递网点79名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稳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为97名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补发待遇差额374.26万元,修改整理业务数据1.26万条。全面落实援企纾困政策,累计为665户企业减轻缴费负担586.86万元,为12户企业缓缴三项社保费239.37万元,落实职业技能补贴16人2.6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108人40.07万元,为245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57.05万元,为373户企业放一次性留工补助202.85万元,为55户企业发放扩岗补助14.55万元。不断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完善管理机制6项,成立社保基金监管服务中心,强化行政监督职能,加大高风险业务核查力度,形成群策群力抓基金安全管理的高强态势,确保社保基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
深化体制改革 队伍建设稳健扎实
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完成429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级晋升工作。落实《山丹县“十百千万引才育才工程”实施方案》,加大招才引才力度,为住建、林草、农业农村等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5名,为党校及教育、卫生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才22名,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聘)工作人员59名,公开招聘学前教育教师27名。选拔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项目人员33名。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增选县管拔尖人才10名,认定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落实补贴资金9万元;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评审市内企业有效中级职称185名、农村人才市内有效中级职称80名,对40名企业人才和农村人才初级职称人员进行了考核认定,并发放了资格证书。落实薪酬制度改革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月报告”制度,统筹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加大监察力度 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及仲裁调解力度,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84户(次),开展专项检查7次,巡查、检查覆盖率均达95%。举办2022年山丹县“和谐同行”企业培育培训班,新增培育企业2户,优选重点企业1户;督促112户用人单位参加了劳动保障年审,指导8个乡镇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97%,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8.78%;组织召开2022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行政指导会,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合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深入21个项目建筑工地开展11轮联合执法检查,共调处欠薪投诉案件102起,为456名农民工清欠工资423.8万元;办结国务院、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问题240件,办结各类投诉举报线索79件;督促72户施工总承包企业办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涉及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417.969万元,筹集政府应急周转金50万元。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中的重要作用,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1起,其中处理终结101起,为104名劳动者维护经济权益478.24万元,法定时限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79.2%以上。
强化作风建设 服务能力稳进提质
启动运行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设置“直通车”窗口3个,受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个,承办“打包办”业务206件,接受群众咨询、引导群众到常规窗口办事1689人次,上报的2个典型案例被省人社厅通报表扬并在信息简报刊发。持续推进社保卡“一卡通”拓展应用,全面推行以信息比对、自助认证为主的认证服务新模式,综合认证率99.81%。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启用服务窗口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定期向窗口人员反馈群众“好差评”情况,引导和激励窗口人员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开展重大风险摸排与防范化解,排查规模性失业、社保基金安全、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12项,已全部落实动态管控措施。深入开展“三进三问三查”活动,领导干部深入企业、社区、农村,主动上门解决基层群众的急事难事,共发放政策明白卡320份,累计解决企业及农村、社区群众实际困难35项。(张延禧)
关于广泛开展“携手抗疫 守望同行”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倡议书
云南勐远仙境康养旅游创新发展模式成效显著
四川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发展有了指导意见
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 河津市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高...
河津莲池公园爱心驿站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民政部:持续推动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白玉县召开国资、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专题会
白玉县召开农牧文旅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