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汇川 2023-01-06 14:46
汇川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建立“1356”工作法,广泛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全力助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搭建一个平台夯实代表履职基础
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将代表联络站建设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化和明确。
为做好代表联络站(室)规范化建设,汇川区人大常委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下拨专项补助经费,按照“八有九化一体系”的创建要求,推动全区51个代表联络站(室)规范化建设,切实将代表联络站(室)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活动常态、注重实效”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载体。
同时,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常态化组织代表进站(室)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代表小组活动、督办代表建议等,发挥好代表联络站(室)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宣传、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使联络站(室)成为代表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连心桥。
当好“三员”激发代表履职激情
当好“宣传员”,发挥代表宣传引导作用——
人大代表积极发挥来自基层的优势,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芝麻镇人大代表黄光领经常性深入群众家中,通过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当好“参谋员”,发挥代表监督促进作用——
结合年度监督议题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多形式参与视察调研、工作评议等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研,收集群众建议意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撰写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为乡村振兴出良策,献良方。
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累计提出与乡村振兴相关建议共25件,占建议总数的19.4%,涉及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当好“领航员”,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
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领办产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民宿、做强种养产业,吸纳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共同增收致富,让“我引领、我带头、我示范”成为人大代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常态。
市人大代表黄中敏创办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农业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引进和推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公司提供种苗,合作社组织种植,统一定价采购回收,有效解决了老百姓销售困难问题,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常年吸纳50名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就业。
聚焦五个重点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聚焦五个重点务实履职,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在产业兴旺方面,鼓励各级代表在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支撑、智慧农业运用、产品研发加工、农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在生态宜居方面,将水环境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整治、改水改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等突出环境问题作为调研和监督指导工作的重点,助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在乡风文明方面,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更加注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传承和发扬。
在治理有效方面,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在生活富裕方面,把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拓宽农民提质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切实将实现生活富裕的根本目标有效贯穿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全过程。
完善六项机制做实代表履职保障
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成立区、镇(街)两级人大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主题活动的组织领导。同时,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阵地、人员保障,坚持邀请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述职评议、专题询问、建议督办等工作,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相关政策、数据、材料,确保代表履职活动有效开展。
建立履职培训机制。将代表培训列入人大年度工作要点,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将乡村振兴、新国发2号文件等相关内容列入培训科目,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换届以来,区、镇(街)两级人大累计开展代表履职培训11期620人次。
建立履职考核机制。将代表参加乡村振兴的情况列入向选民述职内容,接受选民监督。依托代表联络站(室),建立完善代表履职档案,强化对代表的履职管理,每年定期将代表参加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整理,纳入代表履职档案,作为代表评先评优、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
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建立中心城区没有乡村振兴任务的街道结对联系部分镇人大工作机制。对口联系街道人大工委每年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到结对联系镇开展涉及乡村振兴的调研视察、帮扶等活动不少于4次。依托代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开展结对帮扶,共谋发展思路,帮助镇村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建立建议分级交办机制。对代表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各镇(街)人大建立台账,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分类交办的原则进行办理并及时反馈。属于信访类别的,引导群众到综治信访部门,依法按照信访渠道进行处理;对属于镇街职权范围内的建议,由镇(街)人大以“代表直通车”等形式向镇(街)有关部门、村(居)转交;属于区级层面的,形成代表建议报区代表联络服务中心,按有关程序交办处理。
建立督促指导机制。建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及各委室联系镇(街)人大工作制度,定期对挂帮联系的镇街进行督导。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常态化到镇(街)检查指导,推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今年以来,主任会议成员深入镇(街)开展调研12次,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召开工作座谈会,下发情况通报,推动主题活动有序开展。
来源:贵州人大
山西警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为民服务解难题办实事
襄垣县下良镇东邯郸村:村民变“股民”蹚出乡村振兴路
振兴:包山包湖包海包鲜直供餐桌 淘菜菜年货节开启
江西上高:打通城乡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种业振兴 解锁粮食安全的“密码”
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举行
瑞溪镇:厚植人才沃土 助力乡村振兴
雪一下,汇川就有了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