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助力乡村振兴有实效 湖南4个项目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湖南日报 2023-02-07 15:38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湖南省浏阳油纸伞、湘西苗绣、栖凤渡鱼粉、梅山棕编4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等,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在各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覆盖了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本次湖南省入选的4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非遗工坊在带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有效作用。其中,“浏阳油纸伞:小小油纸伞撑开共富新天地”案例将油纸伞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手绘创意、手工艺市场需求相结合,探索打造“互联网+扶贫”模式、“村集体+企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模式,创新发展纸伞产品15类,年销售额接近600万元,带动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湘西苗绣:让妈妈回家”案例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苗绣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农业+旅游”等,直接帮扶贫困户1272人,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相关产业,300多个孩子的母亲返乡就业。“栖凤渡鱼粉:小鱼粉服务乡村振兴大战略”案例向当地村民提供公益性技能培训,创新传统工艺和传播方式,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截至2021年底,栖凤渡鱼粉相关产值突破5亿元,通过培训帮助1000多人创业。在“梅山棕编:绿色棕编融入现代生活”案例中,非遗工坊新建了梅山棕编展示馆,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紧密结合,自主研发出山棕制鞋等多项技术成果,打造了“非遗+扶贫”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截至2021年底,带动600余人就业,就业人员年收入在3万至5万元。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