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三上央视!这个睢宁女人不简单~

无线睢宁 2023-02-08 14:45:42

睢宁“女飞手”,

又上央视了!


昨天(2023年2月7日)11点22分,

央视新闻频道CCTV-13

《新闻直播间》栏目

播出“‘女飞手’的春耕备耕”,

时长1分40秒。

这也是她继

2022年4月登上

央视《焦点访谈》、《晚间新闻》后,

第三次登上央视频道!

图片
图片


睢宁县魏集镇马王村女飞手”李新玲,
从一名只会做饭带孩子的农村小媳妇
到能开拖拉机、能飞植保机的致富小能手,
如此质的飞跃
得益于一次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图片


一批无人机进入农业领域,
使原来被认为老旧、落后的农业,
变成新科技与新生代的创业试验田。

而李新玲从农村“宝妈”
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完美转变,
就是从这一架无人机开始的。

图片

2018年夏,李新玲和丈夫李亚冒着炎热酷暑,背着喷壶和农药在自家的50亩水稻田里穿梭撒药。附近种地大户从外地请的植保无人机引起了她的好奇,只见这架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喷出均匀浓密的细雾,喷了多少亩、地块儿的详细情况都清晰地显示在手机上,短短五分钟就完成了20亩地的喷洒工作。


见识到无人机的厉害后,李新玲萌生了一个想法——克服一切困难买一架属于自己的无人机。说干就干,李新玲拿出了大刀阔斧的决心,多方打听,找到了植保无人机的经销商。当听说一台植保无人机最便宜也要8万元时,李新玲有些犹豫,因为这是家里目前仅有的积蓄。可无人机在田里工作的画面,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咬咬牙,买了”。


图片


买无人机,第一步就需要考取无人机的操作证。理论知识让丈夫李亚望而却步。“前期都考理论知识,他刹不下心来好好学。四关理论知识,过了两关就不成了,后来我说我考,结果一下午就考过了。”说到这里李新玲有些小得意,也从那时起,李新玲也成为睢宁县第一个持有无人机操作证,第一位植保无人机的“女飞手”。

图片


一辆拖拉机、一架无人机,从2018年至今,李新玲和丈夫李亚跑遍了睢宁的各个乡镇村落,在几个月的农忙季里,夫妻二人要比其他农民还要忙。李新玲当飞手,李亚就负责配药、换电池等后勤。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亮时赶到地里,傍晚时分才能收工。


图片

“天线的摆放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平常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要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的套筒是否拧紧,否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图片


因为专业的操作能力、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勤劳的李新玲夫妇深得村民信任,这几年只要一到农忙季,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找他们,口口相传,李新玲成了“红人”。


图片


李新玲不仅是一名无人机飞手,拖拉机、播种机也一样开得游刃有余。种水稻、种小麦,种西瓜,养鱼塘……李新玲和丈夫李亚成立了“睢宁县魏集镇新亚达家庭农场”,说起农场名字的由来,李新玲满脸洋溢着笑容,她说“农场的名字是各取我和我老公名字的一个字,‘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俩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


致敬新时代的“新农人”!

为咱睢宁热爱生活、

勇于学习的“女飞手”点赞!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