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布 2023-02-09 12:27:52
1月31日,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所属新媒体杨凌发布微信公众号以《西农大再出重磅成果 超高产长寿奶牛育种群体培育取得新突破》为题,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对该项科研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连日来,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网、《环球时报》《陕西日报》、陕西新闻联播等近20家中省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聚焦,从克隆技术、种质资源、科研成果等方面,集中对该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形成裂变式传播,让杨凌科技的“硬实力”更加璀璨夺目。
新华社文章指出,该项科研成果开启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良种奶牛培育中担当核心和关键角色的新纪元。
央视新闻客户端、农民日报新媒体报道中说,这是国内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的百吨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在奶牛良种繁育领域取得新突破。
《光明日报》在版面显著位置,以《体细胞克隆技术助力超高产长寿奶牛高效繁育》为题,对该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中国新闻网、台海网同步予以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这一科研成果进行了有力宣传。
《陕西日报》在头版倒头条位置,以《我国“超级奶牛”繁育技术取得新突破》为题,图文并茂报道了该项科研成果对提升我国畜牧业核心种源自主培育能力的重要意义。
陕西新闻联播在重点时段对这一科研成果进行了播报。
这一重磅成果报道引起的广泛关注,是杨凌农科传媒集团立足宣传杨凌“国家队”职责使命的功能定位,瞄准杨凌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精心策划、主动出击的必然结果,也是集团大力实施“央媒工程”的集中体现。 该篇报道是记者获取权威消息源后,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联系采访,从科研成果追寻科研技术、从种质资源追溯核心我国种源自主培育能力等方方面面,层层递进,进行组稿,以克隆奶牛的典型案例为抓手,展现了杨凌种业创新、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的具体实践。正是有了这样的大局意识,集团采编前后方紧密协作,最终促成了这条重磅报道的诞生。 示范区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扛牢“国家队”的职责使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贡献杨凌力量。 心系“国之大者”,胸怀国家大局。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将站在全国高度,跳出杨凌看杨凌,及时把握“国家队”职责使命报道的“脉动”,不断增强宣传杨凌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方面,大力实施“央媒工程”,以“全球视野、全国协作、全媒联动、全程聚焦、全景报道”的全媒体报道模式,充分协调整合中省主流媒体资源力量,及时、准确、全面做好杨凌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报道、成果报道,生动展现杨凌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实践。 另一方面,把机制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构建大宣传格局,着力做好“共建”文章,着力做好“共享”文章,着力做好“共振”文章,形成新闻首发“强”、二次传播“广”、同频共振“准”的“大合唱”宣传工作格局,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杨凌形象。
央企有序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助力经济稳增长
2023年金山区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都有哪些?一起来看→
【聚焦茂名两会】委员声音:产业要发展,园区要先行
农科城里看春耕 | 做好产业链 致富不掉链 杨凌职业农民“药”发
中央、省、州多家媒体关注台江“苗族舞龙嘘花”非遗大典
【聚焦高质量发展】同庆镇北运菜:从“种得好”走向“卖得好”
【工业经济报道】我县工业企业卯足劲 开新局
[重庆]全市粮食产量216亿斤以上 重庆农业农村工作聚焦8项重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