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2-09 15:35:59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山丹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绿色产业生机勃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过去一年,山丹县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砥砺前行、拼搏竞进,全县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
山丹县新城区航拍
一组组耀眼数字、一项项喜人成果,绘写了新时代山丹县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强基固本谋发展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22年,我县认真落实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认真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竭尽全力助企纾困,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2022年4月8日,山丹县农业农村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分别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焉支大道改造项目现场举行,涉及重点项目85项、总投资150.72亿元,拉开了山丹县用高质量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全年,山丹县共梳理安排开工重点清单项目161个,总投资386.27亿元,年计划投资96.35亿元。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山丹县举行农业农村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探索建立项目调研、进度调度、问题调查“三调”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全员招商引资和争引项目资金两项措施,安排前期经费和奖励资金1000万元,设立“骏马奖”与“蜗牛奖”,全县各级各部门争先意识不断增强。建成X018清泉至民联公路、新能源集维中心等项目73个,焉支大道贯通东西成为进出县城的样板工程,作为全省“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的首座330KV汇集站率先并网运行。
焉支大道航拍图
同时,我县组建8个产业链招商专班精准招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东乐滩30万千瓦光伏等22个项目签约落地,东乐滩30万千瓦光伏平坡油气合建站、千亩无籽西瓜种植基地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到位省外资金29亿元。
持续发力出实招 生态文明高位推动
2022年,我县发挥生态优势,在“绿起来”与“富起来”之间寻找契合点,文化旅游产业长足发展。
山丹县孕马养殖产业园全貌
文化旅游方面,依托焉支山4A级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将焉支山森林康养基地申报评选为2022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成为全市首次获得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的单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并开工建设,焉支山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马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山丹马场—至焉支山体育旅游线路获评国家级精品线路。成功举办首届如意甘肃文旅产业运营高端论坛“天幕对话”等活动,首日全媒体直播总浏览量即达到500多万人次,“丝路马都•五彩山丹”影响力持续提升。
游客在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观光
此外,我县在生态保护方面实施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等生态项目21项,完成营造林3.6万亩、草原修复治理22.3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5%,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66%,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小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2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4%,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土壤、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以长效之治擦亮了绿色生态底色。
多措并举促转型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2022年,我县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做成了一批增优势、添活力的要事,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深入实施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抢抓国家煤炭保供和推动释放煤炭释放优质产能和增产增供重大机遇,花草滩煤矿顺利通过180万吨产能核增已批复,65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为打造煤系固废高效利用绿色环保示范园区作出示范引领。腾达西铁公司完成金属硅转产,填补了全市冶炼行业硅系产品空白。新培育新唐矿业、远达公路、丽源节水等规上工业企业46户,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强力推进归行纳市,家具建材、电动车交易2个专业市场开业运营,汽贸农机市场启动建设,家具建材、电动车交易2个专业市场开业运营,肯德基、屈臣氏、横店影城等知名品牌入驻世博恒太城。新增新一乐超市等限上商贸企业10家,发放电子消费券130万元,刺激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山丹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智慧农业示范区
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力推进种养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加快形成“连乡成片”“集群成链”的发展新格局。积极引进和支持杭州嘉尔植、甘肃廖大侠、山丹正明种植等外来及本地企业10多家,种植特色优势产业2.78万亩,建设露地蔬菜、有机杂粮、花卉制种等基地6个。新推荐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累计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农产品33万吨,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67%。建成位奇镇四坝村水肥一体化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玻璃智能温室等科技示范点45个。发展养殖大户3000多户,马、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万匹、5.3万头、175万只,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农民增收致富路子更加宽广。
聚焦急难愁盼 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我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办好每项民生实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2022年我县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成集中安置点13个,搬迁安置群众5639户,腾退复垦5886亩,乡村面貌和住房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强力推进以“彩虹张掖•五彩山丹”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西大街丹城河畔等棚改项目7个,改造银海家园等老旧小区26个,新建改建仁和南路等城市道路8条,新增城市绿地43.364万平方米,规范设置便民市场4处、沿街商铺门头牌匾655块,建设口袋公园10个,焉支巷子主体完工,城市集中供热二级管网提升改造、西大街排水排涝、集中供热二级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建成投用,“智慧城市”平台启动运行。
永宁新村全景图
同时,我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投用清北等3所幼儿园,龙首、和兴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县域医学中心及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二期等项目启动运行。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52户158万元。建成人才公寓22套,引进“两站一学者”、急需紧缺人才等各类专家人才58名。化解“登记难”问题取得决定性进展成效显著,解决了3615户群众的久拖多年的“有房无证”问题拿到了盼望已久的“房本子有房无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对象等提标任务,发放各类救助金1.072亿元。为560名劳动者清欠工资及经济补偿902万元,发放优抚金943人64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864人,登记失业率2.71%。输转劳动力6.38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768%、97.72%。
东街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
数字耀眼、成果喜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帷幕已经拉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正在孕育形成。山丹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钱大伟)
【学习贯彻二十大 踔厉奋发开新局】敦煌市畜牧中心:贯彻落实“...
【法治建设】双榆树乡:坚持“四强化” 做到“四提升”以深化法...
【头条】全力拼经济 冲刺“开门红”,奋力谱写大同区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湟源县:高质量推进文化旅游全域全季提升
下好知识产权强区先手棋 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新年画绘出美好生活新画卷
学习语丨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我区畜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