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这里卖自家种的菜

池州新闻 2023-03-03 15:23:21

随着一道晨光唤醒沉睡中的城市,

池城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

迎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市场里一片片农特产品自产自销区里,

摆摊的农户和买菜的市民讨价还价

嘈嘈杂杂中氤氲着的“烟火气”

成为清晨最暖心的一道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3月1日一早,记者走进主城区毓秀门菜市场,二楼临窗的农特产品自产自销区里,青菜、大蒜、莲藕等蔬菜都还带着清晨的露珠,这些农户自家地头刚刚采摘的新鲜菜品整齐摆放在摊位上,深受市民们的喜爱。


图片


“这是自家种植的菜薹,新鲜着呢。”“这是土鸡蛋。”农户们正忙着向顾客介绍菜品。56岁的蔡大妈一大早从乡下赶过来,将自家种植的蔬菜在摊位上摆放得满满当当,借助着菜场里较高的人气,她的蔬菜十分走俏。


图片

        

    “这里环境好,摊位免收租金,只要交点卫生管理费。”71岁的胡立扣售卖的是自己种的莲藕,靠着这一方小小的摊位,每天的营业额有200元左右,他觉得在这里“安家”的感觉真好,便和记者分享起自己从前“打游击”的经历,“那时候骑着三轮自行车售卖,日晒风吹不说,客流量也不稳定,每天都不安心。”


图片


像这样的自产自销摊位,在毓秀门菜市场有56个。“我们安排专人实时保洁,保证这些摊位的舒适环境。”市场负责人陈诚介绍,市场不仅对农户的货品每天进行抽查,确保顾客的健康安全,同时还配有24小时监控,让农户卖得安心、顾客买得放心。


图片


“蔬菜很新鲜,吃着有小时候的味道。”路过买菜市民吴阿姨是一位“老贵池”,她告诉记者,自从发现了菜市场有自产自销区这块“宝藏”,热衷让家人吃“本菜”的她,每天都早早的过来逛一逛,与其说是买菜,不如说是感受早市里的生活气息。


图片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城南的南湖农贸市场内。3月2日清晨6时不到,农户陈阿姨脚踏三轮车,来到市场二楼,利索地把一早采摘的青菜和自家腌制的咸菜摆在摊位上。


图片


记者站在一旁细细观察,发现有不少市民上楼直奔她的摊位而来。“大家都知道我腌的小菜好吃,也干净卫生。”陈阿姨随即解答了记者的疑惑,不到9时,她眼前的摊位就售卖一空。

 图片


南湖农贸市场市场负责人曹立安告诉记者,在这个不大的菜市场里,二楼自产自销区设置了近30个摊位,每天吸引至少1000人次的客流量。“不少农户清早赶来,卖到上午10时就收工了。”曹立安说。


图片


小小的一方区域

既解决了路边摊点难题,

又解决了菜农自留地菜有地方卖的问题。

可谓“两全其美”!


图片


日前,商务部出台的《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中,明确表示“市场内根据需要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记者从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主城区五大菜市场都设置了自产自销区,其他小型菜市场根据空间条件,也有不少开辟了这样的区域出来,主城区共计开设农特产品自产自销摊位262个。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