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3-08 15:35:12
在河西走廊,每一处城池,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充满了历史底蕴。
时间倒退2000年,来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大败匈奴,占据焉支山。这时候在匈奴流传出这样一句民谣:“失我焉支山让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让我六畜不繁息”那这座焉支山到底有多重要呢?
首先我们从地图上看一下焉支山的位置。
河西走廊到达山丹境内,几乎成了最窄的一段。而焉支山又恰巧伫立在中心,它向西通往西域各地,向南则通向青藏高原,东进便是中原之地,这样的场所可以成为军队以及粮草辎重的重要转接点。这个位置就像是一颗钉子,也可以说是一座要塞,让焉支山进可攻退可守,河西真正的咽喉要地。
很多时候,我们初识一个地方,都是在古诗文中。虽居焉支山,莫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赫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寥寥数句诗词,便能让人对一个地方产生浓厚的向往;字句之间,也表达着古人对这里深厚的情谊和挚爱。而这一次,出现在诗仙太白笔下的便是有着河西走廊“小黄山”之称的焉支山。
焉支山成为国家顶级的景区,很大程度在于风景之秀美,山势绵延似有卧龙之姿,林海飒飒若浪涛翻涌,奇山怪石惊有鬼斧神工。其山势之雄健、景色之妖娆、气象之迥然、花香之芬芳,在河西地区,无出其右。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大山,一睹她的芳容。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来描眉涂唇而得名。景区内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
焉支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五年(609)西巡焉支山麓,接见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节,尽显中原大国之浩荡神威,使西域王公献地数千里,实现了“不动兵车,混一戎夏”的愿望。唐明皇李隆基在封禅东岳泰山、北岳恒山之后,又认定焉支山“积高之势,四面千里”,在天宝十三年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命太子少保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于焉支山南麓。
焉支山是一首诗。李白、韦应物等伟大诗人的作品当中,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余韵犹在,震古烁今。既有千古悲唱,又有盛世之音;既有坚定乐观,又有慷慨豪迈。
今日的焉支山,让人追寻它的已不仅仅是它显赫的历史,还在于它碧峰千绕、松柏交翠的奇妙风景。夏季日均气温20℃左右,气候凉爽湿润,秋季则树木颜色变幻,天高气爽,景色秀丽迷人。
焉支山峰拔地而起,悬崖峭壁直插云霄,岩如斧削、壁如林立;四周山壑纵横,怪石嶙峋,石涧溪流潺潺,如鸣环佩,崖峰松柏苍翠,碧绿欲滴;谷底绿树藤蔓,参差披拂。春季各种花卉盛开,姹紫嫣红;盛夏,绿荫浓郁,凉爽宜人;晚秋,树叶殷红,果挂枝头;严冬,万里雪飘,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焉支四季皆佳景,春夏秋冬各不同;意境常随时令改,阴晴雨雪画图中。”有唐玄宗天宝年间建的钟山寺旧址,历史上有名的"万国博览会"遗址,复建的玉皇殿、大佛殿,更有山丹十景之一的"删丹朝晖",是消夏避暑,度假旅游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游览胜地。
山丹县大黄山(焉支山)林场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先后主办或承办了焉支山巾帼英雄登山赛、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多场体育赛事。建立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给焉支山森林公园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园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将进一步得到保护。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科考研究、生态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焉支山森林公园,将以其独特的原始魅力,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通过对森林资源扎实有效的保护,林区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林木自然更新演替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水源涵养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双增长的良好态势。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焉支山,既是一座历史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匈奴的歌声早已消散在大漠的风沙中,但焉支山还在,它承载着几千年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需要我们去呵护,去一页一页阅读,传承和铭记。(山丹融媒:刘伯武)
【媒体看山丹新甘肃】招商引资沐春雨 文旅融合占先机——山丹县...
候鸟报春归 山丹祁家店水库成群候鸟“翩翩起舞”
春风渐暖 来山丹赴一场追梦之旅(二):看“万马”奔腾在千年马
原野正春风
辽宁入境游重启 首个香港旅行团抵达大连开启迎春之旅
全国人大代表哈能比 阿依萨:税惠“春风” 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税惠春风暖 黄精变“黄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开幕 现场开启“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