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嘛新闻 2023-03-09 16:55:18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伴随宇航员一起返回的,还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搭载的2万粒马铃薯实生籽。目前,这批天宫“下凡”的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这也标志着德州开启马铃薯“航天育种”的新征程。
在位于德州乐陵黄夹镇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几天,科研人员正在指导工人对上万株马铃薯“实生苗”进行移栽。
种质资源是做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去年,经专家评审、遴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自有的2800多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中,优选了20个优良组合的2万粒马铃薯种子送审,经批准,获得驻留中国空间站的宝贵机会。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近年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积极开展马铃薯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希森6号”,在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在中亚、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入列《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
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三八妇女节座谈会
【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零距离 政策宣讲暖人心——我市开展...
大寨镇举办“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巾帼争辉,新征程上绽放芳华
谱写新时代巾帼华章
在“感动中国”里描绘新时代“巾帼图鉴”
聂守军代表立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寒地水稻育种能力
代表委员议政录丨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军队代表委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