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16:53:03
乡村振兴路上离不开“领头雁”的担当作为。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迎难而上,应势而为,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创新新模式,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带领着乡亲们同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通衢大道。
今年75岁的炭窑沟村岔西滩组村民郑连珠,亲眼见证了这些年村子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当谈起这些年村上的发展变迁,老人双眼充满了欣喜。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 郑连珠:原来我们岔西滩的卫生环境也不好,村庄也乱得很,人畜没有分离,现在我们的人畜分离了,村庄修好了,道路也修好了,广场也修好了,人的(居住)环境也好了。这两年在镇村干部的引导下,人的思想大改变了,像村上的红白喜事,原来是大操大办,现在是一碗烩菜就办完了,确实很好。
“一碗烩菜”办丧事,是炭窑沟村率先在全县范围内推行的一项新“习俗”,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简办红白事,打破陈规陋习,用文明乡风扮靓和美乡村。
郑连珠老人的儿子郑克斌是村上有名的养殖大户,靠着养殖的“好手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2022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引进天华肉用美利奴种羊扩繁羊群,一年下来,收益颇丰。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 郑克斌:在村上的帮助下,给我们引进了天华美利奴种羊。羊羔体格大,成活率高,比我们以前种羊的羊羔子多能买200多元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收入。
近年来,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牧互补”模式,不断扩大优质牛羊繁育种群,舍饲养殖达2300只;坚持“向山旱地要效益”的发展思路,种植高原夏菜3800多亩,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年内村集体经济收入12.41万元。组建农牧产业发展帮扶队,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积极发展优势产业,走出乡村共同富裕之路。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党支部书记 陈武堂:下一步,我们主抓产业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3129亩,畜种改良40群,旅游发展投资民宿,从这个三方面增加我们群众的收入,预计今年群众增收30%。再就是抓乡村治理,现在我们的村庄打造得这么好,从环境卫生、乡风文明,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积极打造和美乡村。再一个就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出点子、找路子,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收入。
全媒体记者:吕光宇 冯曼拉吉
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共富经济流入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带头人培训班在深圳举办
乡村振兴|龚国林主任一行赴湖北能鹏人参鸡公司考察交流谋共进
筑牢基层堡垒 助推乡村振兴 提振消费信心消费教育课堂进农村活动...
山东临朐:做大做强鹅产业 迈好乡村振兴步伐
安徽宿州:“烧鸡之乡”振翅飞向乡村振兴“新天地”
【乡村振兴】培育种养加能手 凝聚乡村振兴巾帼力量
雅安宝兴:“雪山猪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