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广播电视台 2023-03-21 15:10:50
3月15日,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023年全市法院司法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相关情况进行发布。
制作网上立案二维码 为群众网上立案提供规范指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立案已经被公众普遍接受。但在网上立案过程中,因当事人信息填写不准确(比如地址只填到乡镇,不够具体)、立案材料上传不全面(比如说拍照模糊、缺失身份信息等关键性证据等),约有25%的案件审查不能通过,影响群众立案体验。
今年,将通过各种途径发布网上立案操作指南“二维码”。当事人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立案操作流程、信息填写要求、诉讼材料标准等,实时、准确地引导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顺利完成网上立案,提高网上立案成功率。
探索实行律师调查令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律师有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律师拿着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的证明文件到相关单位取证时,往往会遭到拒绝或者直接回避,导致律师基于委托人利益的尽职调查取证困难。在此情况下,当事人或代理律师会申请法官调查取证,但法官的审判任务繁重,普遍难以及时抽出时间外出调查取证,无形中就延长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探索实行律师调查令,就是在民事诉讼和执行阶段,由代理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经法院审查,出具盖有法院公章的调查令,并写明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协助调查的单位、调查的事项等内容。
这样有助于律师调查取证权利得到实现,尽到代理职责。同时,也有利于法院在审判中准确查明事实,在执行中准确全面调查被执行人实际履行能力和财产状况,法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做诉讼工作,有利于提升审执质效,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制发《自动履行证明书》 正向激励遵法守法行为
制发《自动履行证明书》,是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的生动体现。
具体来讲,就是经主动履行义务人申请,法院依法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并向征信监管部门推送,以消除或降低被执行人的负面信用影响。
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和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正向激励守信行为,让“失信受罚”和“守信获益”真正成为社会共识,不断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 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依法审慎处理涉企案件。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就是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
近日,邢台中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全市法院系统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此项实事是贯彻落实该《意见》的具体举措之一,能有效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发挥驻园区法官工作站职能作用 为园区企业提供及时便利司法服务
去年,在全市31家工业园区全部设立“法官工作站”,实现了组织、机构、人员到位。
今年将此纳入“十件实事”,目的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驻园区法官工作站的相关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司法确认等。聚焦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劳动争议、民商事合同、债权债务、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破产重整等多发性纠纷类型,为其提供精准化司法服务,帮助园区企业提高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得以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提供企业破产重整非诉引导服务 指导企业脱困重生
该举措致力于“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对于陷入经营困境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将通过整合法院和辖区破产管理人资源,利用专业化知识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个性化非诉引导服务。通过市场化、法治化途径挽救困境企业,指导帮助其脱困重生,助力转型升级。
建立邀请旁听知识产权审判制度 开展知识产权靶向普法宣传
在知产案件中,企业主动维权的较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都相对欠缺,而且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维权成本较高。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将在知识产权案件开庭时邀请部分企业旁听庭审,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创新驱动的法律支持力度。
将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产权案件,与市(县)工商联、企业家协会联系,邀请相关企业和人员旁听案件庭审;建立院企常态化沟通机制,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强知识产权的靶向普法宣传,以增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编发常见纠纷诉讼指南 引导群众理性打官司
该举措主要针对分家析产、法定继承、婚姻家庭等常见的纠纷,以及诉讼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根据《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自制编印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将放置在诉讼服务中心窗口,方便每位前来咨询和办事的当事人准确、详细了解打官司的流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指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并让其对纠纷裁判结果具有初步正确的预期,引导群众理性诉讼。
开通网上诉讼档案查阅功能 为群众复印卷宗档案提供便捷服务
今年,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开通网上诉讼档案查阅功能。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登录电子诉讼服务平台,提出查阅申请。法院审核通过后即可在网上浏览相关档案材料,并根据自身需要下载保存附有法院水印及电子签章的PDF文档。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设立“群众留言版” 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与法院沟通渠道
拓展民意沟通渠道,在两级法院官网设立“群众留言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信箱,以便及时了解群众司法需求,倾听群众意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将安排专人办理、反馈,有针对性地改进司法服务,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努力跑出“加速度”。
长 按 左 方 二 维 码
关 注 邢 台 广 播 电 视 台
编辑/贾浩冉
审核/乔继昌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的...
【志愿服务】市司法局城北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学雷锋志愿...
2023年度“国考”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
喜报|全国政法智能化创新结果公布!永州公安斩获三项国字号荣誉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
辽宁锦州中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地调研
2023年“3·15”晚会重磅调查 广受关注
着力解决AI技术应用落地过程所遇问题 三方达成合作将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