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麦返青 好“柿”将成 杨凌乡村特色产业旺

杨凌发布 2023-03-22 14:34:02

血麦返青,好“柿”将成。杨凌围绕“特”字兴产业,加快培育高品质有口碑的特色产业,以新技术新品种示范种植为抓手,推动产业振兴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图片


走进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集体经济太秋甜柿种植项目基地现场,工人们正加紧为连栋大棚进行覆膜,机械设备在田间开展土壤改良,大家抢抓最佳节令准备移栽。


图片


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补奇

图片

因为前期经过三年的育苗,现在的柿子树已经是大苗,这个苗子移栽之后,基本在今年九月份就能挂果。


图片


2019年,姜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多方考察调研,引进太秋甜柿,经过三年的试种植,目前8000余棵太秋甜柿已经在姜嫄村扎根成长,这也将是姜嫄村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柱。


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补奇 

图片

按正常产量的话,亩产是5000到6000斤。2022年收购价是22元每斤,这个亩产就突破10万元了,咱今年计划还是让亩产量不超过1000斤,让树有一个发展,这样的话就咱保守算一下,按15元一斤,今年亩产值也能突破15000元。


图片


近年来,姜嫄村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扶持新模式、运行新机制,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补奇

图片

咱们地处杨凌农科城,有农高会,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想把这个项目在这块儿作为一个示范,做成功之后,把它向更多的一些地方去推广,去让更多地方的老百姓、群众、农民,让他们去致富增收。


图片


小麦要高产,重点抓春管。初春时节,在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血麦种植示范基地,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五联一抓”工作组的包抓单位深入田间,全面了解村上的实际需求。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 邓留坤

图片

这次我们工作组过来,是想了解一下血麦的长势情况。


图片


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党支部书记 张菊侠

图片

你看它根系这么发达,长的还挺好的。因为这一块我们给它把水连(浇)上了,长的比其他小麦也不差。


图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 邓留坤

图片

下一步,我们再用无人机对整个血麦开展测绘,了解血麦的长势情况,为更好的耕作管理提供帮助。


图片


2022年,夹道村充分利用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五联一抓”工作机制,结合村上实际,积极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在包抓企业的引荐下,开展血麦种植。

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党支部书记 张菊侠

图片

今年土地流转了60亩,30亩血麦,剩下30亩种植了普通小麦,预计到今年6月份,血麦将一亩地600斤的产量。一斤可以卖到六块至八块。


图片


血麦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小麦,下一步,夹道村将继续扩大种植范围,占有种子市场,推动二产、三产联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党支部书记 张菊侠

图片

接下来我们打算明年种植100亩血麦,根据未来这个发展趋势,像血麦的一些特点,一些养生的特性,大家可能更能接受。


图片


近年来,杨陵区探索建立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振兴乡村包村工作机制,全面摸清全区55个行政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71个、家庭农场81个、现代农庄33个,带动2万多农户抱团闯市场、同走致富路。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