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09:26:34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近年来,敦煌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通过“讲”“传”“约”“革”四项举措,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年轻人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婚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现代文明婚嫁新风,高价彩礼得到有效遏制。
靶向宣讲,“讲”到群众心坎里
2月27日,敦煌市沙州镇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热闹的理论宣讲会正在进行,移风易俗宣讲志愿者陈娜向市民讲到:“要彩礼、摆婚宴原本是婚姻文化习俗,但在一些地方,却被过多的赋予了经济意义,讲排场、大摆宴席更是助长了奢靡浪费的习惯。彩礼本是寄托着吉祥喜庆的寓意,不该成为家庭的承重负担,我们要倡导移风易俗,让彩礼回归本意,让婚姻回归本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就拿抵制高价彩礼来说,这就是我们推进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行动,我们村有不少村民在嫁姑娘的时候就选择了低彩礼,让孩子们把钱用在了建设自己的小家上……”宣讲会现场,志愿者杨淑萍正一字一句给大家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在宣讲过程中,她巧妙地将移风易俗融入其中,通过典型案例、以身说事等,宣传了抵制高价彩礼、摒弃人情攀比等不文明观念。
“‘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指出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我今天听了宣讲会,觉得讲得很对,彩礼本来是我们中华传统婚俗中的一个程序,收彩礼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是吉祥如意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祝福,但有些地方,哄抬彩礼,不但没有起到祝福的作用,反而增添了孩子们的负担,通过这样的宣讲会,可以很大程度的引导大家自觉转变观念,共同抵制高价彩礼,特别好”闸坝梁村党总支书记杨宏忠说。
近年来,敦煌市围绕“移风易俗”这一主题,通过专题宣讲、示范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1620余场次,受众4.6万余人次,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定向宣传,“传”递文明新风尚
“哇,好有仪式感!”“我们预约今天领证真是约对了,太有意义了!”“七夕节”当天敦煌市婚姻登记处热闹非凡,敦煌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现场在为他们办理结婚证的同时,开展了“婚俗改革新时尚 婚育新风在敦煌”婚前教育辅导讲座,向新人们宣传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婚礼习俗,新人们集体承诺要坚决抵制高价彩礼,推行移风易俗,并签订了承诺书。现场气氛庄重而温馨,让新人们充分感受到步入婚姻的责任和担当。市民张文涛说:“今天是七夕节,很高兴来参加集体办理结婚证活动,我觉得抵制高价彩礼、婚事简办特别有必要,而且很有纪念意义。”
2023年2月,敦煌市组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召开移风易俗推进会。会上,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对彩礼限高标准、婚俗改革制度及改革试点进展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培训。他说:“我们要坚决抵抗索要‘天价’彩礼、婚宴大操大办,反对高额礼金,做到不比彩礼、不比排场、不比阔气,不搞隆重仪式,不设豪华宴席,不用豪华车队。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大力倡导‘低彩礼’,‘零彩礼’等婚嫁新风,自觉参与‘婚嫁新风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争做文明婚俗新风的倡导者。”
3月5日,全市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践行二十大·志愿我先行”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同步举办“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千人签名活动,活动现场向广大市民群众宣读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积极引导大家转变婚俗观念、改革陈旧婚俗,使移风易俗内化为市民群众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敦煌市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利用七夕、国庆等传统节日,举办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集体婚礼。通过乡宣传专栏、发放材料等线下方式,大力宣传普及抵制高价彩礼、杜绝铺张浪费新风尚、新理念。利用敦煌文明网、“文明敦煌”公众号、“文明敦煌”抖音、“掌上敦煌”等线上平台转载刊播抵制高价彩礼公益广告、典型做法等内容5万余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村规民约,“约”出乡村好气象
“今天把大家聚到这里,主要就是研究一下彩礼限高、宴席限量的标准.......”在敦煌市莫高镇苏家堡村村委会,红白理事会会长剡鹏正在组织理事会成员和村民代表讨论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会上,他一言,你一句,很快大家就对新的限高标准达成了一致意见。“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村里没有大操大办了。红白事怎么办,都有了标准,我们要按照规定来。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这省钱省事省心,给村民办了件好事。”提到红白理事会,村民吴刚赞不绝口。
“二墩村、有村规、家家户户都来传;新农村、发展快、文明种树要勤快;树典型、立标杆、初心使命不忘怀……”这是敦煌市阳关镇二墩村村规民约的内容。除沙洲镇以外,全市其他8个农村镇、56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特别是对婚丧礼金、宴席桌数等制定“限高”具体量化标准并写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提倡婚嫁“零彩礼”,倡导建立家庭幸福创业基金、育儿幸福基金,实现婚事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近年来,敦煌市先后印发了《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动员干部群众立足实际、修订完善务实管用、易识记、好操作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推进器”,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村民自治的切入点,有效激发基层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功能,积极向广大市民倡导“八提倡八反对”,宣传“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共简办红白喜事350余场,为群众节省开支400余万元,通过降低红白事操办成本,让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婚俗改革,“革”出社会好风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领证,我感觉非常的有纪念意义,希望大家都可以用这种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来纪念这特殊的一天。”市民龚志婷说道。在2022年的5月20日,敦煌市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当日登记结婚新人达46对,敦煌市民政局为9对新人举办了“婚俗改革在行动”集体颁证仪式。市民马静说:“举办集体颁证,也是当下倡导移风易俗、婚俗改革和婚俗新风的一种体现。现场也有很多人见证,有很多人的祝福,我觉得非常好、也很特别。”
2022年11月,敦煌市沙州镇古城社区吴涛和马海霞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不失温馨的婚礼,只有4辆迎亲车队,婚礼宴席也只有简单的8桌。这场没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更没有铺张浪费的场景布置,但婚礼依旧喜庆热闹,文明和谐,引得前来的亲朋好友连连称赞。新娘子马海霞说:“我和丈夫一起在鸣山优选工作时,相识相爱、情投意合,婚礼是女孩人生中最隆重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穿上美美的婚纱,和丈夫举办一个简单喜庆的婚礼,最后一同走进幸福婚姻的殿堂,家人们已帮我实现了。而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崇尚文明新风,展现青年一代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彩礼要的多不但不利于孩子们的婚后生活,还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我们作为父母的要为孩子们的幸福着想,不跟风、不攀比,节省下大操大办资金用在孩子们干事创业上。”马海霞的父亲说。
像吴涛、马海霞和龚志婷这样简单文明的婚宴越来越受欢迎,他们示范带头,给身边人树立了正确的家庭观、婚嫁观。
近年来,敦煌市依托婚姻登记窗口优化婚姻家庭辅导室和“汇聚幸福·和合之家”阵地,建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人才库”,开设婚姻家庭学习课堂和专题讲座,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在婚姻登记窗口打造温馨、庄重的室内颁证场所,收集整理优秀中华婚俗文化,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庄重神圣的颁证仪式。如今,婚俗改革逐步走深走实,一系列推进婚俗改革的典型事例正在不断涌现,大家攀比心、得失心淡了,大操大办的宴请少了,一批批榜样模范不断涌现,悄然引领婚俗新风尚。
第一杯春茶!2023全国春茶地图出炉 江南多地抢“鲜”开采
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辽宁:以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共建清洁家园共创文明城市——长安镇和平社区、新民社区开展创...
第二届全国自驾俱乐部大会暨湖南自驾旅游发展大会在永州举行
“变干净、变文明,是家门口最大的变化!”
庄悦群到袂花江羊角段开展巡河调研: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打造水...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道德储蓄社+慈善超市”模式,引领乡村文明新...
郑州市中原区汝河路街道开展全城清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