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庆云 2023-04-03 10:03:21
庆云县融媒体中心3月28日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的通知,庆云县徐园子乡张培元村(大葱)榜上有名,成为德州市唯一入选该名单的村庄。
这已经不是张培元村首次进入“产值超亿元俱乐部”了。2021年、2022年,张培元村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据了解,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是指全镇、全村的特色产业总产值分别超过10亿元、1亿元。此次农业农村部共遴选推介了505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上榜的镇村将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为其它镇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徐园子乡张培元村风景优美,有着扎实的农业基础和鲜明的人文特色。村里的大葱以“葱高、白长、脆嫩、味甜”而著称,是徐园子乡农业的重要地理标志和历史文化名片。
▲葱田一片郁郁葱葱
现在是3月,大葱还不是长势旺盛的时候。葱苗在土地上仅冒出稚嫩的几茬青绿,不识农作物的人经过,很容易把其当作地里刚生长的小草。
张培元村有100多年种植大葱的历史。此前,村民多以散种为主,不得不任由菜贩子“杀价”,从事大葱种植的农户也越来越少,传统产业面临着发展难题。
2013年,张培元村注册了“祥园大葱”的商标,如今“祥园大葱”已远近闻名,大葱更是远销东北、天津等周边地区。
村内大葱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每亩产量4000到6000公斤。2018年,张培元村凭借种植大葱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了严把产品质量关口,徐园子乡设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通过定期抽样,有效保证了品质,大葱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村民张海滨行走田间,察看大葱长势
很多张培元村村民走出了一条“大葱”致富路。“种大葱已经50多年了,这两年葱价比较稳定,平均每亩葱产值在1万元左右,比传统的粮食种植高出近10倍。”张培元村村民张海滨说。
育棚建设、施肥整地、培土施肥、浇水除虫……张培元村经常邀请种植专家为种植户提供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等系列服务;在品种控制、土法种植、品质保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抓好大葱品种优选繁育。同时,在村内成立大葱交易市场,对接收购商,畅通销售渠道。
▲来张培元村购买大葱的货车络绎不绝
张培元大葱不愁卖,有的还在地里长着,就被外地客商预定。每年的10月到12月,各地葱贩和葱农汇聚一堂,张培元村便会热闹起来。销售旺季,每天有40多辆外地收购大葱的车辆在路上排成一排,日交易量达40余吨。不少客商凌晨就会赶来,有的甚至会在村里住上半个来月。
▲“葱王”张玉福
2022年,在徐园子乡第二届葱王争霸赛中,来自张培元村的张玉福,以三颗大葱净重5斤3两的成绩夺得了“徐园子乡葱王”的称号。“我种葱30多年了,去年18亩地挣了27万,今年算着应该也差不了。”张玉福高兴地说。
为了实现抱团发展,张培元村成立“绿色田园”党建共同体,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同时,进行土地适度规模流转,鼓励在村内成立大型种植家庭农场,培训农民致富带头人。
▲近2米高的大葱让村民喜笑颜开
张培元村成立的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入社成员50余户。大葱种植的可观收益更是吸引了部分青年人从外地务工转为回家种葱。大葱成为张培元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村民的参与,让大葱产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刨葱、打捆,村民在田间忙碌不停
发展大葱特色种植不仅富了种植户,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张培元村形成了专业插苗队、专业抛葱队、专业培土机队。村民刘庆美每年都会利用农闲时间做“大葱钟点工”。“春天栽植,夏天管理,秋天收获,一年下来,在家门口就能挣万把块钱呢。”刘庆美介绍道。
接下来,徐园子乡将积极引导张培元大葱特色种植向深加工、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较高规格、较为规范的大葱集散农贸市场,由农户直接对接市场,减少周转环节。不断延伸“特”“优”产业链条,从大葱育苗、机械化种植示范、大葱产品销售及深加工、三产融合等全方位推进大葱全产业链发展。
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大葱产业已经逐步发展为带动徐园子乡农民增收致富的 “明星产业 ” ,有效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和增收问题,趟出了一条葱产业振兴新路子,让群众“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供稿:徐园子乡张婷婷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云展播正式上线!看这个产粮强县因地制宜...
城市医疗集团为居民提供连续医疗卫生服务
郝鹏在鞍山葫芦岛调研时强调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推...
广湛高铁茂南区段内最后一处连续梁顺利合龙!
变废为宝!来看睢宁这个村是怎么做的~
“一号工程”催生首位产业,看池州这个县怎么做!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
十年前习近平首次提出这个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