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发布 2023-04-03 15:42:57
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龙南今年将举办第32届世客会
今天,『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专栏
带你寻访精巧八卦布局的栗园围!
在龙南市里仁镇新园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生态宜人、功能齐全、文化厚重的客家围——栗园围。
村民们在粟园围大门外舞起省级“非遗”香火龙,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据围内李氏族谱记载,栗园围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又重新规划扩建,历经18载的修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完工。
围屋里,客家妇女们一边唱着采茶调,一边展示客家传统技艺织花带。
栗园围祠堂结构精巧,气势恢宏。
栗园围是龙南现存面积最大的客家围,整个围屋占地68亩,将鱼塘、水田、晒场、房屋等都圈在围内。围屋集居家、农耕、读书、娱乐为一体,是赣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围屋,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耕作求生存、刻苦攻读建功业的美好追求。
孩子们在学扎香火龙,客家民俗有了新的传承人。
栗园围分为渔耕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生活区集中在东边,有400余间房屋、64条小巷,李氏宗亲聚族而居。围屋的核心建筑是“一祠三厅”,即纪缙祖祠、梨树下厅,栊梃厅、新灶下厅。所有房屋都以纪缙祖祠为中心,按八卦形布局来建造,由总长1500多米的八卦巷相互连通,有人又把栗园围称为“八卦围”。栗园围设东、南、西、北四座围门,但围门并非严格按照方位而立,除北门朝北开外,村围东面设有东门和南门,正南面设的却是西门,西面墙体上没有辟门,原因是围外东南面有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濂江河,客家人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如果西面开门的话,不利于固守财气(意为财气会随水流走),故在东面迎水方向开设东、南两门,以期财源进村。从平面上看,栗园围南北长,东西短,一条主干道纵贯南北。主干道东侧的中心地带有三口连接一起、总面积达6亩的水塘,除了发挥消防、清洁等功用外,还给整个封闭的围屋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意境,为村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主干道西侧是一块晒场,也是村民集会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围屋东门和南门各有一条鹅卵石铺设的小径,蜿蜒至村中央。
栗园围祠堂前的旗杆石,彰显着围内家族昔日的荣光。
栗园围内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相传,栗园围的建造跟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南赣巡抚王阳明有着紧密的关系。明正德年间,王阳明亲率大军平剿三浰乱军时,熟知当地地形的栗园围先祖李清公跟随王阳明,在关键时刻布下八卦阵,助王阳明一举获胜。经王阳明保奏,皇帝谕旨封李清公为“平浰将军”,赏赐银两给他买田置屋。后来,王阳明在探望李清公时,谈起用八卦阵取胜之妙,便建议李清公依八卦布局来建造一座易守难攻的围屋,李清公接受了王阳明的建议。围屋扩建好后,李清公觉得“八卦围”之名过于显露,见围屋边上满是栗树,便取名为“栗园围”。现在,在围屋南面的河边,还有一大片老的栗树林。
如今,高铁从围屋旁驶过,车上乘客可依稀看到栗园围的八卦形布局。
如今,古老的粟园围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它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景点,并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栗园围最具特色、流传了几百年的香火龙也得到传承和发展,入选省级“非遗”,每年的春节、元宵期间轮番上演,为村民送上祝福,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岑溪持续优化水果产业布局
布局高端,迈上产业新台阶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龙南盐膥豆腐,那口忘不掉的家乡味~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龙南这道美食,味道一悬!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带你云赏“时光龙南”!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迎春好味道!龙南春卷,邀您来尝!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千古奇绝!龙南古树群有这一传说!
重庆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覆盖所有行政村 将于近期全面到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