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传媒中心 2023-04-04 14:30:5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一池山水满城诗”,池州虽设市时间不长,但设州置府迄今1400年,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近年来,我市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理念,加快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努力创建文化厚重的全国文明城市。
在池城,清溪河穿城而过,是众多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漫步清溪河畔,犹如穿越古今。”家住主城区翠微苑小区的葛建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顺着他的指引,记者目之所及的,是两岸雕刻着历代文人名师名画的诗画墙、标识着“中国戏剧活化石”字样的傩文化广场……一帧帧传统文化的展示,形象地演绎着一池山水的诗情画意。
▲清溪河
▲傩文化广场
而在老池口润思祁红贵池老茶厂一排排“修旧如旧”的老厂房里,机器轰鸣,茶香四溢。置身其中,犹如“穿越时光”。去年,老茶厂入选全省首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典型案例。
▲润思祁红贵池老茶厂
今年2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等多位专家先后走进老茶厂、城市规划展览馆、池州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等地。“池州是个有故事感的城市,要发挥城市资源优势,让池州成为更加令人向往之地。”考察中,单霁翔充分肯定了池州精心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在“保起来”“美起来”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单霁翔来我市考察
▲池州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
三年来,我市大力挖掘古老街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根据每条街巷的历史文脉及道路特点按需施工,让永胜巷、府学巷等一批老巷重获新生,形成具有浓厚城市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永胜巷
“老巷虽旧,但一口古井,一条石板路,却留下了我们的童年记忆。”正如市民吴爱莲所说,保留街区内历史建筑,增加公共空间使用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惠民,这些街巷犹如一个个“街头博物馆”,展示和传承池城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底蕴。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出台《池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让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重新焕发新姿。全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目前,全市对74幢历史建筑实施活化利用或恢复原使用功能,利用率达82%。23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3个镇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国传统村落陵阳村
文化惠民,幸福可期。
今年元宵节,贵池区永明小学的同学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他们和家长一起利用包装盒制作了一盏盏别具一格的元宵花灯,通过收集元宵节的由来、风俗习惯、文化活动等内容,精心设计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等。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元宵节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也亲身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永明小学学生做的元宵花灯
“用这种鲜活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这样的节日氛围真好。”元宵佳节,市博物馆在文昌阁广场举办“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玉兔闹元宵线下猜灯谜’”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与。
▲市博物馆元宵猜灯谜活动
闹元宵、唱傩戏……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我市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城区各公园上演“悦动池州”歌舞表演,市博物馆开展“非遗沙龙”传统文化展演,傩戏、罗城民歌、青阳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和社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着不同年龄段市民参与体验。
▲“非遗沙龙”系列活动 ▲“悦动池州”综艺沙龙 ▲傩戏进校园 我市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我们的节日”“书香池州”等常态化活动,提升公共服务新效能,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这里阅读环境好,书籍品种丰富,而且就在小区里,特别方便。”假期,主城区汇景社区的阅览室内,吸引了不少小区内学生日常“打卡”。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书香池州”建设,不断拓展城市阅读空间数量和质量,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截至目前,主城区共有8个社区,对标“15分钟阅读圈”建设标准完成改造。 ▲池阳街道清风社区阅读空间 三年来,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67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枢纽平台作用,运用“文艺+理论”“大广场+面对面”“新媒体+短平快”等形式,统筹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2万场次,把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引导群众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如今,文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城乡“活”了起来、让群众“乐”了起来。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经济为用。 在距离主城区40公里的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质朴的民歌资源正在加快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 “往那边站,摆个好看的姿势……”仲春时节,记者来到罗城,驻足花田,一簇簇樱花和油菜花迎风而舞,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游客吴明军正切换着不同角度,给女儿拍照打卡:“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有浓厚的民歌文化元素,带孩子来一趟研学之旅,非常棒。” ▲罗城村芝樱花海 据了解,这片以民歌为主题的花田约有120亩,作为罗城文旅田园综合体的重点项目,自开放以来“吸粉”无数。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主要由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农业观光园、花海长廊、观光火车、儿童乐园和研学拓展、康养民宿组成。 “依托这些特色项目,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大力宣传,粉丝量持续上升,去年以来游客接待量已达10万人次。”安徽罗城民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亚元说。 3月5日,第八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北村口举行。“我们举办的旅游节曾荣登新华网主办‘最美中国榜’,被评为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吸引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章征胜认为,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有力提升了杏花村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第八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文明花开香满城。站在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上,池州将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底色,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每一天都是新的,向着梦想,池州人正聚力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追求文明城市的荣光与梦想。
“盒启朝外”北京特色UIC(城市活力创新中心)启幕
【网络中国节清明 】南宁市2023年清明节和“壮族三月三”文明祭...
台江县台盘乡:以精神文明创建“小”切口助推乡村振兴“大”文明
城市异味扰民难题该如何破解?
【文明城市创建】局长书记在行动
喜报!2022年龙山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这些单位、个人上榜!
擎旗聚力!丘北县文明实践活动 打出提振士气“组合拳”
【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积极履职 多方发力 确保清明平安祭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