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传媒中心 2023-04-04 14:31:00
用废旧布头做布贴画、用薯片桶做创意笔筒、用废弃瓶罐做各种花瓶……这些技艺,上过贵池区马衙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从开始认识美,到学会鉴赏美,再到创作属于自己的美,这群孩子真正让自己“美”了起来。
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目评选结果,贵池区马衙中心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美育教育“实验田”》获评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这是该校继获评安徽省同类项目一等奖后首摘“国字号”奖项。 2011年下半年,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举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落户马衙中心学校,马衙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贵池区首家乡村学校少年宫。 乡村学校如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让美育教育“更接地气”,这些年来,该校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3月28日下午,阳光明媚,马衙中心学校的操场上,篮球、足球、乒乓球、呼啦圈、跳绳等课程正开展得热烈,孩子们肆意扭动、奔跑、拉伸…… 驻足教室窗外,悦耳的电子琴声、朗朗诵读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今天是周二,从下午2点45分到放学,一直开展小学生的少年宫课程,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马衙中心学校校长葛明向记者介绍,该少年宫课程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四、五节课向学生开放,主要开展学生喜爱的器乐演奏、舞蹈、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经典诵读、特色体育等项目活动。周一、周三、周五则结合课后服务,在最后一堂课开展少年宫课程教学。按照自愿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心小学现有乡村少年宫专兼职辅导员39人,其中外聘教师5人,开有18个小班。少年宫美育课程教学采取混龄编班,自由选课,彰显学生兴趣、个性,最大程度满足孩子们的求知需求。 “大家心目中的天鹅是什么样子?一定很美吧!同学们可以用细碎的抽纸装扮天鹅的羽毛。”在手工制作班里,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耐心地制作他们眼里最美的天鹅。 402班学生史依凡正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将黏土捏成圆圆的小球,装饰着整幅画面。“手工可以锻炼我的脑和手,我很感兴趣。创造出自己心中‘美’的形象,我觉得特别好。” 2021年,乡村“复兴少年宫”在贵池区试点建设时,该少年宫有幸成为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单位,当时又对音乐室、书法室(毛笔书法)、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进行了改造,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 学生家长杨慧琳对学校少年宫课程赞不绝口。她说:“我的孩子最喜欢的是舞蹈,少年宫的舞蹈老师很专业,经常带孩子们排练一些舞蹈节目,代表学校去参加市区比赛,孩子在少年宫学到很多知识,也增长了见识,性格变得很开朗,更有自信心。我们做家长的感到很欣慰,希望我们学校少年宫越办越好。” 该校坚持做有“根”的乡村儿童美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文化、红色资源和乡村产业园等,积极开展体验式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去领略艺术品的风采、去感受历史的深邃,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 “学校少年宫的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些课程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电子琴老师周慧珺深有感触。 “目前,我们正筹划体验本地茶叶产业园活动(学校劳动基地),将美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葛明说,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承“给孩子一生的幸福,给家长永久的喜悦,给社会良好的回报”的办学理念,持续推动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使学校美育教育高水平、融合式发展,孩子们收获健康快乐。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砀山”一县一业“示范样板县建设推进会 暨全...
第六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落幕 湖南喜提一二三等奖和...
台江县台盘乡:以精神文明创建“小”切口助推乡村振兴“大”文明
新华视点|爆火的乡村球赛背后,如此精彩!
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举办 全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
“土特产”做成宁夏乡村振兴大文章
乡村公示栏里的公民信息有泄露风险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