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16:43:24
濒临南海之滨,山海相依,有着重要的石化基地和能源基地,这里是被誉为“南方油城”的茂名。日前,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茂名港吉达港区东华能源码头临开半年,标志着茂名迈入“气化工”时代。
产业升级、生态修复、茂名荔枝、冼夫人文化,为茂名的知名度增加了更多注脚。时至今日,这座城市的“多面”魅力更加显山露水。你好,重新认识一下,我叫茂名!
滨海绿城活动充沛 吴昊/摄
产业
从“油”到“气”跑出加速度
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茂名市。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奔赴这座因矿山开发而建的城市,“取石榨油”“挖岩取火”。茂名因油而生,享有“南方油城”的盛名。
茂名石化生机勃勃 张亚蓓供图
2020年3月21日,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打桩动工,拉开茂名从“油化工”到“气化工”的工业布局大幕。
东华能源项目 滨海新区供图
仅用19个月,茂名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的梦想照进现实,远超同类装置平均24个月的建设周期,创造了转型的“茂名速度”。
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拔地而起 滨海新区供图
当前,茂名形成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特色轻工纺织、医药与健康、金属加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面貌
留住绿水青山永葆活力
当年开采油页岩的位置还蕴藏许多矿产,茂名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放弃采矿收益,引水、种树、建馆、修路,抚平这一历史“伤疤”。油页岩大矿坑被修复成翡翠湖,成为市民的后花园,落霞与白鹜齐飞,璀璨夺目。
露天矿公园成为后花园 李康华/摄
露天矿公园是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 李康华/摄
绿道依水而建 李康华/摄
“留住绿水青山”已经融入这座城市肌理,成为历久弥新的活力密码。公园、广场、绿道是城市中的“绿洲”,在家门口就能看蓝天白云、赏繁花似锦、观碧波绿水。2022年,茂名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 岑稳/摄
好心绿道贯穿全城 岑稳/摄
落霞惊艳成为常态 李康华/摄
便捷舒适的城市慢行系统 岑稳/摄
华灯初上,市区流光溢彩 李康华/摄
星光璀璨诉说绿色发展的变化 李康华/摄
地面绿意盎然,天际多彩斑斓,空气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城市美如水墨画,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乡村
农文旅融合致富有力
作为岭南农业大市之一的茂名,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洗礼,积累了深厚的底蕴。茂名坚持“农业优势不能丢”,推动农业由“大”向“强”转型发展,成为全省连续多年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
兴产富农是振兴方向 李康华/摄
“富民果”荔枝 李康华/摄
“富民果”龙眼 李康华/摄
“富民果”化橘红 丘立贺/摄
依托三华李打造的特色小镇 信宜供图
罗非鱼之都 丘立贺/摄
目前,茂名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五棵树为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一条鱼即罗非鱼,一桌菜即预制菜产业),培育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乐。
底蕴
好心文化滋润一座城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十字真言,浓缩了“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一生。
冼夫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古籍明确记载的巾帼英雄,历经南朝梁、陈和隋三朝,是古代岭南地区俚族首领,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岭南地区安定。冼夫人精神的感召早已超出了两广和海南,随着华人的足迹远播南洋各国。
马来西亚增江冼太庙 全良波/摄
穿越千年,“唯用一好心”的“好心文化”润泽了这一片土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于海的这头与那头。
文明实践活动蔚然成风 市文明办供图
在好心文化浸润下,茂名文明建设大步流星,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心之城。
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笑容满面 信宜市供图
一张张平凡面孔的善举,使茂名的温暖善良、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每一个市民的举动和对文明细节的关注,也在润物无声中肥沃着城市的文明土壤。
产业与生态融合,古老与时尚呼应。沧海桑田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茂名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创业意志。今日,茂名正乘着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百千万工程”道路上越走越铿锵,向海而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全良波
南方日报报道 | 茂名抢先机力促荔枝产收“双跃升”
定了!五年后是这样的绿美茂名
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茂名重力创新产品,给力!
公示!茂名市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拟推荐对象名单...
茂名这些地方入选!2022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名单公...
以“五化”为抓手!茂名按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谋划早、行动快,茂名奋力夺取荔枝季营销“开门红”!
"警灯常亮""警察常见"!茂名警方聚焦“三个四”打造“大巡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