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融媒体中心 2023-04-14 16:20:01
“这里是夏县胡张乡西下冯村的优质大棚杏种植基地。这几天,随着气温的明显上升,这里的大棚杏也到了成熟期,一颗颗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杏农们也正在加紧采摘他们辛勤劳作了一冬的果实。” 在夏县胡张乡西下冯村村民王桂兰家的杏树大棚里,一颗颗个头硕大,形态圆润饱满的杏果透出橙黄色的脸颊,挂在绿荫掩映的枝头,分外喜人,六七个前来帮忙的村民分散在大棚里加紧采摘。 “两个大棚有一亩多地,效益今年差不多,(杏)个头也长得挺不错的,现在收购价(每斤)是七元多,我的两个大棚大概收入三万多元。” “现在收的是金太阳,再过七、八天,凯特杏就成熟了,(再有)七、八天差不多(金太阳)就采摘完了。” 大棚外,杏农们将刚刚采摘下来的杏果逐个套袋装箱,客商地头收购,即刻发往内蒙、上海、西安等城市。在老杏农邢根来家的大棚里,全家人正忙着准备客商提前预定的订单,个头匀称熟透的大果刚采摘下来,就七八个一组被打包成盘,贴上标签整齐的排列在保温箱里,将以每斤七八元的价格进入各地超市等高端市场。 “我们这个果都是(周长)十五厘米以上(销售)走的,都是销往超市的精品果,一个棚销售精品果大概一千七八至两千斤,今年这个小棚,一个棚基本上都在两万元以上。” “我们西下冯村大棚杏面积有八百余亩,主要以金太阳、凯特为主,这几天到了大面积收获阶段,每天都有客商来收购,今年果品质量总体来说很不错,价格也好,年产值能达到两千余万元。” 近年来,夏县胡张乡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适合当地水土的早熟杏,坚持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分户经营的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大棚杏生产条件,目前全乡大棚杏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当地也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使大棚杏这个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 “我们胡张乡种植杏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了,这几年我们通过产业带动和示范引领,大棚杏果的品质也越来越好,尤其是早熟品种主攻春季水果市场,有较高经济效益,这项产业也将成为带动全乡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金沙江畔枇杷香 群众采摘上市忙
天津市西青区白滩寺村文化振兴乡村致富纪实
“智慧大棚”尽显科技范儿
以前靠经验种植,现在靠数字化实现“云”上管理 寿光:八成蔬...
大足区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增收致富
[上海]今年第一口“水中人参”抢“鲜”上市
【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凉州区西...
【乡村振兴】栲栳镇:大棚甜瓜抢“鲜”上市 乡村e镇“线上”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