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布 2023-04-17 16:02:33
他是醉心科研的85后青年育种专家,他是致力于分子育种的后起之秀,他更是立志走在让“油瓶子”装满中国油科研路上的奋斗者。他就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淑华。
1986年出生的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便被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以高层次人才引进,聘为副研究员。2021年12月入职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2022年入选杨凌示范区青年育种专家培育支持计划。
日前,记者走进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刚刚出差回来的黄淑华,正在分子育种实验室里和同事们忙着做实验、比数据。
在实验室负一楼的植物培养间里,黄淑华向记者一一介绍油菜育种不同阶段的油菜种质资源的生长情况,从一粒小小的胚芽到一个只有两个叶片的种苗,再到一棵棵可以用于田间筛选的种质材料,应有尽有。
“目前,我们团队致力于油菜抗逆的分子机理研究工作,主要是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抗逆分子机制研究这两方面来做。通过抗逆和不抗逆的材料杂交,综合利用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及BSA测序分析技术,来开发相关分子标记,对创建的大量DH系进行系统鉴定,鉴定完之后,再对于这些符合我们预期的抗逆材料进行田间实验。”黄淑华告诉记者。
如今,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让油菜育种变得更为精确和高效,依托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油菜获得“华丽变身”。
黄淑华告诉记者,运用双单倍体育种技术,把需要在试验田里进行的试种“搬”到了实验室中,大大降低了油菜育种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纯合材料的创制时间由传统的4到5年缩短到1年,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大幅提升油菜种子含油量、角果的抗裂性等,提升油菜产量,降低机械联合收获损失。不仅如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创制出的高产、高油、矮株且抗病等种质材料,将有力推动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选育进程。
这些重要论述,让黄淑华倍感振奋,又觉责任重大,也明确了他新的育种方向。
“在不占用现有主粮作物耕地的条件下,增加粮油的产量,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方向,也是国家战略需求。为此,我们团队开展了油菜耐盐碱材料的筛选和创制,通过耐盐碱种质的筛选和土壤改良两方面结合,实现利用盐碱地来‘增油’的效果。”黄淑华表示。
剑河:科技赋农又富农 集中育秧助春耕
剑河:科技赋能来帮忙 筑牢安全“防火墙”
战略谷物公司调低欧盟油菜籽产量预期 调高葵花籽产量预期
“最美公岗”刘德臣:用汗水守护乡村美丽“颜值”
聚人才交流之力 筑科技创新之基
凝心聚力 画好乡村振兴最美同心圆
[湖南]工厂化育秧“科技范儿”十足
最美“油菜人” | 做强“油菜芯” 打好“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