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发布 2023-04-19 09:50:55
古树是一段历史,一缕乡愁
更是自然资源中的瑰宝
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活化石”
见证着城市的历史传承
古荔树群。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对柏桥村保护古树的工作予以鼓励:“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说明这里荔枝种植有文化底蕴、有历史传承,也说明柏桥人对生态环境、荔枝产业的保护意识很强,使千年古树至今仍能造福于民。”
高州市根子镇连片的荔枝林。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摄
如今的根子柏桥种植园
虽历经千年沧桑
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这与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精心守护分不开
昨天,记者走访柏桥种植园
探寻当地古荔树保护的“秘诀”
感受那份淳朴的守护情
“建档立卡”“一树一策”创新保护
暖春四月,走进根子柏桥种植园,古木新树交杂其间,荔枝幼果缀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在望的景象映入眼帘。
柏桥种植园建成于隋唐年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古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被誉为“荔枝博物馆”。
高州市根子镇贡园。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据统计,种植园占地80多亩,园内有古荔枝树180棵,树龄13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9棵,树龄超过500年的39棵。“力士回首”“二十四担”“千手观音”“五马归槽”……每棵古荔树都有一个属于她的故事。这些古荔树虽历经百年、千年,仍枝繁叶茂,像皓首苍颜的老者,静默地伫立在这片土地上,年年硕果累累,造福一方。
古荔树沧桑的树皮、粗壮的树干和一圈圈的年轮里,积淀形成丰富的荔枝文化。张冠军 摄
千百年来,古荔树的管护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以前,这些荔枝树都承包给村民管理。去年,柏桥村岭腰自然村将80亩的种植园流转给一家国企统一管理,农户每年可从中获得一笔可观收入。
“如今,我们对园内180棵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荔树都建档立卡,挂上了‘身份证’。拿手机扫一扫,你便可以清晰了解这棵古树的情况。”柏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郁介绍说,为了更好保护古树,他们于去年赏花叹蜜游活动时成立了古荔树守护小组,共六名组员,分别来自村委会、自然村、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他就是其中一员。守护小组对古树每日一巡,守护的不只是种植园的古荔树,还包括整个柏桥村其他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树。
记者了解到,当地林业部门通过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复壮方案,结合林长制建立“一古树一守护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古树保护专家组实行定期体检,推行古树名木保险项目等方式,积极开展古树保护和抢救复壮工作,让古树“老有所依”。他们还将整理编写荔枝古树的故事,进一步挖掘宣传荔枝古树文化,守护古树名木,让历史文脉日益枝繁叶茂。
一系列更完善的古荔树保护行动正在持续展开。
尊重古树生长规律精心守护
“古荔树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一笔财富。”作为土生土长的柏桥人,何郁对古荔树的守护不光是因为责任,更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希望将荔枝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根子柏桥古荔园里,人们常常能看到何郁的身影,他巡查累了总爱在“五马归槽”树底下歇息,跟游客聊一聊古荔枝的故事,就跟当年他的祖辈父辈坐在树下讲故事一样。
“这些千年古荔树的存在,就好像文物一般,文化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另一位古荔树守护人何树志告诉记者,他是岭腰自然村人,童年常在古荔园里玩,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吃过这里每棵树的荔枝,如今看到古荔树依然生长旺盛,感觉特别自豪。
何树志带着记者在古荔园里穿梭,边走边留意古荔树的生长状况。每日上班前,他走进古荔园巡查一遍,看看哪棵树的生长出现异常、有没有人为损毁古树的情况,引导群众按照树木生长周期施肥、喷药、修枝等。
“我们守护古荔枝,是尊重其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不会过多干涉其生长,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处理。”谈到守护古荔树工作,何树志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一年四季都巡视古荔枝的病虫害,比如立春前进行一次除钻心虫,不要让其对古树造成伤害,看看生长状况是否良好,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夏季结果、冬天促花,均视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追肥,通常是任其自然生长。夏季暴雨多,我们担心会冲刷了树头的泥土,着重关注根系裸露、树枝是否需要加固等情况。去年七月初七,下了一场暴雨,我们连夜过来巡查,防止雨水冲走泥土。
近日,有较多游客到根子古荔园游玩,发现有的古树底下围起了警示带。何树志对记者解释道:“现在游客比较多,我们发现游客对古荔树最大的伤害是走路时踩踏到树头周围,造成泥土板结。老树不怕空心就怕伤根伤皮,为何怕伤根伤皮?因为树是靠根系和树皮输送养分的,树头泥土被踩踏到板结,树根就无法生长,无法提供养分。所以我们临时做了些维护措施,在古树周围拉起了保护线。希望广大游客在欣赏古荔树的时候,别过于靠近树头,共同保护好古树。”
“总书记对柏桥村保护古树的工作予以鼓励,让我们备受鼓舞。”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做好产业和文化的传承,用好古树守护人团队做好古树科学管护工作,让古树依然枝繁叶茂续芳华。
每一棵树都有一段“古”
“迎客荔”“别有洞天”“虚怀若谷”
“把根留住”“五马归槽”……
“每一棵古树都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故事。”
何郁谈起种植园里的古树如数家珍
荔王,树龄约800年。蓝汉明 摄
千手观音,树龄约600年。蓝汉明 摄
迎客荔
一进入贡园便能看到一棵张开枝丫的古荔树,就像伸出的友谊之手,在欢迎宾客。被誉为“迎客荔”,迎八方之客,接四海之宾。
荔王
一株叫“荔王”的老树,品种是白糖罂,800年树龄了,树头粗壮,枝干发达,树冠苍茏,如一把巨伞。这株老树年产荔枝达2000斤,产量居贡园之首,因此取名“荔王”。“荔王”2019年荔枝果采摘权拍出了130万的高价。“荔王”2022年采摘权以188万元价格成交。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这棵白糖罂荔枝树有近700年的历史。它主干壮实,枝丫分岔多,神似央视春晚经典节目“千手观音”中的形象,于是被当地人取名为“千手观音”,是高州贡园里的“网红树”。“千手观音”2020年的采摘权以138万元的价格。
五马归槽
“五马归槽”有600年树龄,由于该树斜着生长,树干已经空心,树皮继续生长包裹树洞,树皮没包裹的地方形似马槽,能容五匹马在这里喝水,所以叫“五马归槽”。“五马归槽”2021年采摘权以168万元竞拍成功。
五代同堂
一株1300多年的黑叶老树,依然枝叶繁茂。据说,1300年来,曾遭受多次电击火烧,五次劫后重生,因此取名“五代同堂”。
二十四担
据说,这棵树是以前这片荔园里产量最高、质量最优的一棵树。每年摘果都有廿四担之多,古时候一担就是100斤,也就是2400斤。所以村民干脆叫它廿四担,它已经超过800岁了。
别有洞天
该树干已经空洞,全靠边缘的树皮长出枝丫存活,所以该树被称为“别有洞天”,古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汉俚同根
古荔树连根生长,村里的老人说,冼夫人夫妇的结合象征着俚族和汉族的融合,当地人拜冼夫人夫妇为“和合神”。每当荔枝成熟的季节,村民们带几颗荔枝回家,祈求家庭和睦、婚姻幸福。
力士回首
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人们在高力士当年徘徊回首之地立了块石碑来记载此事。数百年后,石碑旁又长出了一棵荔枝树,形似力士回首,生长至今,已经有800年树龄了。
更多新闻
庄悦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起而行之,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推动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荔枝第一镇”诞生亿元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说“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南方杂志报道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珍珍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朱武军
来源:茂名日报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展:26家场馆讲述伟大精神
万顷飞白觅乡愁——龙山县咱果乡桐花寨第五届桐花节浓情开启!速...
相约孔氏 向春而行——孔氏乡第一届民俗赏花节启动
“最美公岗”刘德臣:用汗水守护乡村美丽“颜值”
【感恩奋进 起而行之】春风拂荔乡,茂名更美好
庄悦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起而行之,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推动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谆谆教诲催人奋进!
国家安全 共“童”守护!驻马店市实验幼儿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