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20:12:44
今年以来,凉州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生态大区建设,围绕“双碳”目标,紧抓“绿色机遇”,将“三抓三促”行动落实到国土绿化工作中,持之以恒开展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中部绿洲区绿化美化、北部沙区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工作,切实筑牢国家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全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7.67万亩,其中:南部山区绿化1.01万亩(国家储备林),绿洲区绿化0.19万亩,治沙造林16.47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30万株;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万亩。
加快储备林建设,向“南部山区要绿”。创新拓宽融资思路,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2022年在谢河镇庙山村、叶家村荒山及G312、S308沿线等区域,营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为主的国家储备林1.11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16.13万株,配套建设道路、供电、供水工程和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系统,完成投资1.63亿元。2023年计划在谢河、康宁、丰乐等镇建设国家储备林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971亩(谢河镇4504亩、康宁镇3002亩、丰乐镇1465亩),改培抚育1144亩(丰乐镇),完成投资1.4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道路、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完成人工造林7100亩、改培抚育1144亩。项目实施后,及时成立凉州区天梯山林场,实行造管齐抓,加强造林抚育管护,切实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加祁连山区植被覆盖度,优化沿山区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规划布局,向“北部沙区要地”。统筹红水河沿岸、荣生路、金荣路沿线等风沙治理,以邓马营湖移民安置区周边、长城镇长富村周边等区域为重点,结合全区沙区治理现状,对沙漠治理进行详细规划,制定凉州区北部沙区治理规划图,实施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建设,谋划争取东北部沙区治理及沙产业建设专项债项目,进一步夯实全区防沙治沙规划。持之以恒开展防沙治沙,通过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蚂蚁森林、防沙治沙等项目资金,结合义务压沙行动,全力推进治沙造林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治沙造林16.5万亩,完成义务压沙6604亩;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1.54万亩,红水河以西二十里大沙基本完成治理,红水河以西八十里大沙重点流沙地段得到有效控制。
开展“一村万树”行动,筑牢绿洲区生态屏障。深入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充分利用农村前庭后院、房前屋后、边角地、荒山地等区域,因地制宜,选择苹果、梨、桃、杏等树种,按照一个村栽植一种适合本地的经济树、彩色树的标准,实现村均种植规模1万棵(户均种植10棵)以上,努力构建以城镇绿化为中心、通道绿化为主线,以农田防护林网绿化、村镇绿化为重点的绿洲生态系统。2023年,坚持以森林小游园建设、房前屋后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为重点,打造“一村万树”示范村30个,完成镇区绿化提升4个,通道绿化及提升改造5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小镇2个。截至目前,春季造林苗木采购、绿化带整理已全面完成,完成乡村绿化910多亩、通道绿化及提升改造35公里。
加快草原修复治理,提升草原质量。认真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草原植被恢复等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加快草原治理进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鼓励农户发展舍饲圈养,建设优良饲草料基地。健全完善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区、镇、村三级草原管理体系建设,天然草原全部承包到户,全面落实禁牧封育。2022年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39.97%,全区草原植被持续好转。2023年争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资金300万元,计划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凉州段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治理2.1万亩。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凉州区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生态大区,踔厉奋发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新凉州。
(记者:俞逸 通讯员:邵文山)
山西省以“六个必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国农田建设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现场会在芜召开
天津津南区打好“三张好牌”推进乡村振兴
辽宁省开展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
吉林省启动实施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
农技推广“四百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全国农田建设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现场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平陆县公安局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