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县北中镇做活茶旅联动融合大章

2023-04-26 09:37:40 点击量:543

四月北中,茶叶飘香。4月26日,记者从安徽太湖县北中镇获悉,该镇着力做实茶旅融合富民文章,为村民打造一条绿色致富道路。

该省太湖县北中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文旅活镇”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主导产业,立足主打茶旅融合品牌,着力建设“安徽省茶香北中特色小镇”,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赋予了新的发展动能。

客醉花冲茶。春和景明,茶香飘溢。春日,记者慕名走进北中镇花冲村,切身感受“雀鸣杨柳岸,客醉花冲茶”的茶乡浓情。放眼远眺,千余亩的生态有机茶园在翠绿的青山环抱中,不仅成为山乡独特的风景线,更成了山村“美了生态、旺了产业、富了百姓”的特色优势产业。

俗话说:“乡村四月无闲人”。茶园内,几十名采茶妇女散落其间,有的身背小竹篓,有的腰系小布袋,正在聚精会神地采摘新茶,不时在相互和谐的闲谈中,绽放出淳朴而幸福的笑脸。在阳光的映照下,嫩绿的“一叶一芽”显得格外的通透清亮、鲜艳夺目。

“每天到这里来摘茶,都是由茶场场主车接车送,还管中午一顿饭。一个采茶季节,摘茶的收入七千块钱左右,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真是一举多得。”家住北中镇玉珠村的高小丽一边说着,一边娴熟地提起鲜嫩的芽叶。

据了解,位于北中镇花冲村的安徽马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花冲茶场180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下足功夫不断探索,除采取滴水喷灌改造技术,还大力实施有机肥科学配方,使得茶产量、茶质量等都有了根本性的保证和提高。近年来,该公司集中流转群众撂荒的山地山场600余亩,先后发展了白茶、黄茶、绿茶等多个优质品种。同时,扩大花冲茶厂的生产加工规模,积极打造“花冲谷尖”系列产品知名度,努力形成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集约化、规模化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我们的人员力量更加充足,机器设备更加先进,初步估算,今年的青叶采摘量可达30000斤,制作干茶能达6500斤,按市场价格每斤500至600元来算,至少收入达350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马卫东对今年的茶叶收成满怀信心。

在茶园附近的茶厂内,记者看到络绎不绝的茶农纷纷前来售茶。“这个谷尖草七十块钱一斤,一共一斤六两”。经过茶厂负责人逐一看茶、过秤、记账、算款、付钱,现场论价,现款结算,茶农个个乐开了花,她们爽朗的笑声久久飘荡在茶乡。

厂房内,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配套的制茶加工设备一应俱全。现场收购的鲜叶,晾晒在一个个的篾筛里,记者捧起一把翠绿的鲜叶,闻起来的扑鼻浓香真的直入心扉,让人沉醉。

“今年茶叶行情看涨,茶农肯定会增收。开春之前,省农科院带来了14万株红旗一号优良茶叶苗,又发展了62亩茶园,进一步助力乡亲们增收致富。”驻村第一书记添长久谈到发展成果和前景,满脸喜悦。

“我们村历来有种茶的悠久传统,这里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去年,通过争取茶旅融合项目及自筹资金,共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集体茶场进行了重点打造,新修了茶园步道、新建了茶园大门、茶壶、茶亭等打卡标志,融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婚纱摄影等多种元素,形成了采摘体验、观光旅游、农家乐为一体,促进了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现在花冲茶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第七批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安徽省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花冲村党总支部书记舒家明告诉记者。

特别是为了更好地撬动茶旅融合的顺势发展,花冲村成立了村级集体股份制合作公司,大力发掘山区生态这座“富矿”,用好山林土地这些“宝贝”,将“温饱型”粮食作物优化为“小康型”经济作物与特色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发展模式,不断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东、村民变股民”的新发展格局,广大茶农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了,干群致富的信心日益足起来了。如今,花冲村形成了“三大基地三大茶厂”,即绿茶基地1260亩、白茶基地600亩、黄茶基地300亩,花冲茗茶加工厂、白茶加工厂、夏秋茶加工厂,茶农销售茶草、茶叶再也不用愁了。同时,也给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0多万元。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借助花冲茶场生态旅游,主动把自家多余的闲置房间收拾出来,开设山村民宿,兴起了农家乐,年接待游客量达5000余人次。并通过电商及游客帮助本村村民代销优质农特产品,去年一年收入达50多万元。”马氏生态农业总经理马卫东的妻子坦言道。

在茶园,记者正好碰到从合肥过来的10多位游客一起参与摘茶体验,一边徜徉茶园观光。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从抖音里刷到,真的是慕名而来”。“你们对这个地方感觉如何?”,“这里生态确是很好,茶香四溢”。“你们品味花冲茶怎么样?”,“马经理给我们泡的新茶,甘醇清香,货真价实,买得放心。”

在交谈中,一位女士接过话茬,“不仅如此,我们一行人员,还准备在这里留宿一晚,品尝一下农家特色小菜的风味……”在茶客、游客的钟情青睐下,花冲茶场不仅成了省际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也为茶旅游融合发展插上了数字经济的科技翅膀。

念好致富经。在地处皖鄂交界的北中镇宝坪村,也是一个以发展茶叶为主打产业的典型深山村。这里不仅是太湖县“三大状元”之一赵文楷先祖的故乡,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中国名村”。

为全力做好“茶兴富民”这篇绿色文章,伴随着沁入心脾的茶香,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立足以“名村听民声”为主题,走村入户,听取民情,汇聚民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把宝坪村“状元红”系列茶叶做成精品。同时,结合帮扶单位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与村党组织共同携手,以技能培训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种植、养殖和信息化农技服务,确保茶农种养讲科学、管理有规划、产销有保证,真正搭建起农特产品消费帮扶的对接平台,积极打通农副产品“进城市”、“进企业”的绿色通道,助力乡亲们持续稳定增收,得到了老百姓的频频点赞。

近日,当记者行走被评为全国茶叶“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的望天村境内,看到处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采茶场景。层层叠叠的梯次茶园,布局在村落、山坡、沃野之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目前,该村茶园面积5000余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600余户,茶叶加工企业12家,年产干茶近2400吨,年产值达1968万元,人均茶叶收入7400元。其中,茶叶单项收入超过10万元的大户有15户,每个加工企业年收入均超过20万元。

不仅如此,村干带头、能人引领在茶乡已经蔚然成风。沙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义华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叶加工大户典型代表,每年加工茶叶上万斤,通过他的“头雁”引领作用,直接带动茶农2000余人致富增收。为了壮大村级集体收入,他还在村里办起了茶叶精制加工厂,每年茶叶精选这一项,就为村里增加2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一片片小叶子,撬动大产业。多年来,北中镇积极举办“状元故里,茶香北中”大别山茶文化旅游节,开展茶文化交流、茶文化摄影、茶文化采摘体验等系列活动,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助自媒体、电商、抖音等直播平台,做好茶农服务,壮大茶叶产业,不断把“绿水青山”变成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截至4月26日,太湖县北中镇共有茶园面积4万余亩,覆盖全镇18个行政村及90%以上的农户,注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百余家,茶叶加工厂30多家,今年预计干茶生产总量达8000吨,茶叶产值达1.53亿元以上,人均茶叶收入超过4000元,带动了近万名茶农增收致富。经过多年努力,该镇被评为安徽省茶叶“一镇一品”示范乡镇、茶叶加工“聚群发展”示范乡镇,“茶香北中”特色小镇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茶旅融合发展将成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利器”。

记者丨詹钧名 通讯员丨吴承钺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