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融媒 2023-05-04 14:15:36
近年来,保店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县城西部农业示范区功能定位,积极培育农业项目,发展特色涉农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强农富农上双向发力,20个行政村2.8万亩土地被列入全县“吨半粮”核心示范区,31个行政村4.5万亩土地被列入全县“吨半粮”辐射区。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小麦制种高标准繁育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蜜薯、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吨半粮”产能创建区
“多方合作”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党建引领聚合力。把党建引领贯穿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以“吨半粮”产能创建项目为引领,聚拢核心区8个行政村党支部,成立“吨半粮”党建共同体功能型党委,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管区书记担任党组织书记,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各功能小组组长,形成三级党组织书记挂图作战的工作模式,协调处理农业项目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方共建促发展。积极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村集体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工作,由政府协调土地流转,由县瑞宁公司进行农田建设和项目运营管理,村集体带头示范,农户按土地入股作价分红,实现专业化管理与生产力解放的双提升。
群众参与齐致富。强化企业“联农带农”的激励机制,吸引农户参与高质量农田项目建设,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投工投劳的形式在项目中受益增收。土地流转实施以来,3000余户群众以1100元/亩价格流转土地1.8万亩,村集体扩增土地730多亩,溢出土地和村集体土地共计960多亩,每年可为8个村增加集体收入100多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437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2.9万元。
▲农业“四情”监测设施
“数字赋能”模式实现智慧种田
探索智能育种。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占地1200亩的小麦制种繁育基地,铺设节水管道2.8万米,配齐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自走龙门式喷灌机等设备,全面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深耕、统一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管理技术,聚力打造全国优良品种展示筛选区,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良种繁育区,形成“品种选育—品种良繁—质量检测—物流销售配套服务”等完整的小麦制种产业链条,整体提升“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强化科学种粮。发挥“天罗地网”布阵的“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大数据作用,建设农业“四情”(土壤墒情、苗情、虫情及灾情)监测设施、病虫害绿化防控设施。通过对农田基本信息、农情信息、气象信息和环境监测信息的管理,为农户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节水节肥。推广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采用先进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设备,集出地管、竖管、升降式喷头于一体,自动进行伸缩,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为原则设定灌溉模式,根据天气变化、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实际情况,确定追肥数量和次数,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节水60%-80%、节肥30%-50%、节地5%-8%、节工80%、粮食作物亩产增加10%-50%,经济作物亩产增加10%-40%的效果。
▲山花剪纸乡村特色文旅项目
“农业+N”模式创新融合发展
“农业+深加工”模式提质扩量。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生产+加工”的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金硕生态农业、圣泰薯业、铂海面粉厂、溢香园醋业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驴肉、蜜薯深加工产业园,吸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效应。
“农业+文旅”模式提优增能。以“农文旅融合”为驱动,积极挖掘山花剪纸等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围绕金硕生态园、蜜薯基地、孙庄梨园等生态农业、保店驴肉等特色美食及保店“三品一标”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发展农家乐、采摘园、赏梨园、休闲垂钓为主题的“沉浸式”乡村旅游,不断擦亮富农品牌,放大富农效应。
“农业+服务”模式提优增效。发挥全省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优势,在春耕、夏收、秋种时组织农技指导员向农户讲解小麦镇压关键技术、施肥浇水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等农业知识,通过线下走访、微信公众号宣传、视频连线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讲解与帮扶。今年以来,组织“科技壮苗”“病虫害防治”“春管春护”等活动20余次,服务农户800余人,服务田地7200余亩,发放宣传资料2800余份。
▌来源:德州改革
对华合作促进埃及农业发展(国际论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丰饶中国——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成果展 5大亮点抢先看...
“茂名荔枝”“电白沉香”荣获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打造生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生态原产地...
湖北蕲春县鼓书艺人活跃乡村受欢迎
唐仁健会见加蓬农业、粮食安全和乡村赋能部部长埃拉
“丰饶中国”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成果展 20个乡村振兴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