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3-05-10 11:34:31
张帮兵,男,正安县安场镇兴庄社区居民,现年30岁,20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当地返乡致富带头人、县级领军人才,他一直以严谨务实、勤奋努力、务实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平凡工作中干出非凡成绩。
观念创新促进思想解放
常年在外打工的张帮兵,干过销售、影楼摄影、外卖等工作。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县委政府号召优秀青年到广阔的农村建设家乡,张帮兵开始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然而,由于土地流转困难、场地整理耗时费力、筹备难度大等因素让张帮兵开始犹豫不决,加上周边农户并不看好张帮兵的想法,他们认为90后的年轻人哪里懂得农业种植,也吃不了农民的苦。经济上的压力、周边群众的质疑让张帮兵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深入思考和了解,再加上身边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张帮兵对创业之路已有初步规划,他认为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思路和理念,在农村大有可为。
技术创新破除发展瓶颈
一开始,张帮兵了解到,木耳种植周期短,收益快,于是筹集资金30万元投入永兴组,用于土地流转、场地整理,准备种植木耳,大干一番。然而,由于当地气候环境不适合木耳种植,又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导致木耳无法生长,让张帮兵的创业之路遭受了重重一击。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直面失败,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他心里萌生出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想法。
此后,张帮兵经熟人介绍,通过向凤冈县的一名菌类种植专家学习、在网上看视频自学、向县内同行前辈请教等方式,系统地学习了种植松茸菌的技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张帮兵认识到,兴庄人口多、土地少,为有效利用土地,需要采取林下种植的方式。另外,新鲜的松茸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但保存时间不长,若没有其他技术手段支撑,极易腐烂,带来不小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帮兵多方学习烘干技术,修建了一间厂房,采购了一台烘干机器,将采摘来的新鲜松茸菌除湿、烘干,大大提高了其保存期限。
思路创新筑牢产业底气
张帮兵成立了正安县丰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辟了一片占地50亩的基地,种植了李子、樱桃、橘子、葡萄等果树,采用林下种植的方式,培育了松茸菌、鸡腿菇20亩,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另外,2022年6月,张帮兵还改造了自己家老房子,打造成网红农家乐,将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吸引带动全县游客到基地来采摘蘑菇、水果等有机农产品,截至目前,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200余人次,收入达15万元。
张帮兵认为,在家乡创业,不仅能盘活土地资源,将家乡的产业发展起来,还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的难题,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张帮兵秉承“做好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理念,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时常有附近的居民来向他咨询相关情况。了解到附近居民种植蘑菇受阻,张帮兵主动上门传授种植蘑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兴庄社区的种植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有食用菌种植专业户8家,户均增收5万余元,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张帮兵介绍,接下来他还将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农旅一体化工作思路,开展林下养鸡、鸵鸟等特色养殖,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为兴庄社区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陈懿
两个村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启示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沈忠道在全县强科技行动推进会议上强调 以强科技引领支撑强工业 ...
【群英绘蓝图•“陇原之光”东西部协作支教人才】齐卫华:担当协...
【全力拼经济 聚力促发展】金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以企业环保改...
天祝:凝心聚力促发展 真抓实干显成效
陈锡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乐陵:“田间党课”激活乡村振兴产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