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洛宁 2023-05-12 11:19:52
近年来,涧口乡积极打造劳务品牌,通过培训着力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积极拓展劳务渠道,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益,为群众稳定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县督查局工会副主席、鳔池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光辉说:“近年来,依托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政策和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机遇,在镇区实施了鳔池小镇工程,极大的改善了鳔池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宁’工作,针对不同人群我们组织不同的培训,比如厨师培训、养殖培训、养蜂培训、家庭手工培训、抖音电商培训等等,有的时候我会亲自培训,比如如何销售蜂蜜,如何制作短视频发抖音等等,特别是围绕周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聚集、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神灵寨风景区、扶贫车间等重点企业项目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建筑行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就近或外出务工,形成了品牌效应。”
鳔池村原位于洛宁县涧口乡东南部深山区,平均海拔1200余米,属于深度贫困村,过去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六难村”,即“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成家难”。近年来,在涧口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极大改善了鳔池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鳔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吉军委说:“鳔池新村属于移民搬迁村,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家、可致富’,我们因时就势,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引导群众从事建筑行业,培训了一大批优秀的‘钢筋工’,鳔池村每年外出务工村民达120人以上,80%都在从事建筑行业,将‘扎钢筋’行业干成了产业,赵海功、杨红伟等都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钢筋工’再到‘包工头’的转变,村里群众都称之为‘小老板’。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劳务品牌打造,让搬迁群众都能够有致富的一技之长,也让群众踏实质朴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流传下去。”
涧口乡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51”工作举措,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洛宁”培训工作,让鳔池新村“钢筋工”技术过关,务工有品牌,收入有保障。鳔池村每年外出务工村民都在建筑工地从事钢筋工行业,他们技能熟练、经验丰富,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
鳔池新村村民杨东哲说:“我从事钢筋工行业已经有十余年时间,自2018年从老村搬迁下来之后,乡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我们这些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经常性开展技能培训,乡党委程新涛书记多次到我家里,嘱托我要把绑钢筋行业干好、干精、干出色,每每想起现在的生活,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在洛阳市区、洛宁县城建筑工地都经常看到鳔池人的身影,他们用踏实质朴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打响了鳔池“钢筋工”的名号,也让鳔池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板村”。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整个鳔池村的乡村运营,由原来的“农民工”变成了“小老板”,由原来的外出务工变为了乡贤回归自主创业。同时,围绕“三清两建”,建强了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组织人员集体外出务工。
鳔池村村民赵海功说:“在洛宁县、洛阳市区经常看到鳔池村民的身影,像我们在这个工地上,钢筋工很多都是我们鳔池村人,在2023年,带领大家进入工地,达到更可观的收入。”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水产品牌优质渠道对接会在京召开
德庆巴戟面积、产量占全国90%以上,成为助农增收致富大产业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天祝:四个“强化”提升机关党建工作...
榆林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在京发布
三年行动!池州着力打造“最干净城市”!
云南蒙自:一碗米线飘香百年 焕发增收致富新活力
河北承德市加快打造“产品独特、产业高效、乡村繁荣”的特色农业...
2023年“菜篮子”产品暨品牌农产品 消费促进行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