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镇:家有千株金银花 手中不愁没钱花

微正安 2023-05-16 11:24:33

修枝、移栽、追肥……5月初,在正安县中观镇红光村石坝子金银花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有条不紊地将金银花幼苗移栽到基地里,场面十分热闹。

“目前,我们种植了350余亩纯白金银花,亩产量可以达80公斤,后期我们将对金银花进行加工,直接销售到药厂,成品干金银花可以卖到150元一公斤,年总收入可达140万元。”基地负责人宋林涛向记者介绍。

宋林涛是中观镇红光村的致富带头人,2022年,在外打拼的宋林涛经红光村党建指导员周正洪动员,决定回乡创业,建设家乡。 2022年底,宋林涛通过多次考察,发现红光村土地气候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说干就干,在红光村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宋林涛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签订协议……不到一个月,相关准备工作就已初步完善,一个面积达350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也在红光村落地生花。 土地成资产,收入“一变三”。红光村村委书记张问旭介绍,村民将自身的撂荒地流转出来,用于种植金银花,除了可以得到每亩80元的流转费之外,还可以将自家的撂荒地入股当金银花合作社中,享受分红。此外,金银花基地还解决了村民就近务工的难题。村民宋具广说:“我家一共7亩地,每年除了560元流转费外,我每天还来合作社务工,一天工资120元,收入可比以前强多了。”

合作社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强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张问旭表示,土地流转过程中,村集体将边角土地、路渠等撂荒地作为村集体资产进行入股,参与分红。并且,金银花种植合作社每年还需向村委会支付3万的租金,用于租赁闲置油茶加工基地烘干金银花,村集体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增长。

“过去农民种地缺乏规划、缺乏技术,也无法实现规模经营。现在随着金银花种植合作社的逐步成熟,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吸引更多村民入社,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共享发展红利。”谈到未来计划,宋林涛显得非常有信心。

“近年来,中观镇通过按照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总体思路,将在外乡友号召回来,在家乡发展产业,积极探索以地入股、按股分红的土地规模化运营模式,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户合理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中观镇副镇长杨帆说。

来源:天眼新闻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