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恒和村,全国文明村,凭的是什么?

江津融媒 2023-05-16 16:10:05

木质的休闲亭廊

废旧轮胎营造的微景观

富有乡村风情的外墙彩绘……

5月,走进白沙镇恒和村

被一种返璞归真的

古朴乡风和景色所吸引

寂静中透出烟火气

整个村子干净整洁、生态宜居

  ▲白沙镇恒河村美丽风光 苏盛宇 摄

一直以来,恒和村坚持打造“和谐、和治、和美、和韵、和富”五和文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开展环境整治、深化乡村治理,勾勒出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生动图景。

  ▲粉丝们合影留念 苏盛宇 摄

5月11日,江津融媒粉丝团深入白沙镇恒和村,开展“打卡文明村镇·共建和美家园”系列活动之第三站。让我们跟随笔触与镜头,领略这个全国文明村的底蕴和魅力!

  ▲绿水青山惹人醉 袁孝椿 摄

  产业兴旺创和富

走进恒和村“万亩橘海”,放眼望去,橘树滴翠,绿树、碧水、村舍、远山相映成趣。微风拂过,屡屡清香扑面而来。

  ▲粉丝们打卡恒和村柑橘基地,体验修枝剪枝 苏盛宇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要有项目、产业,能够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养家乃至走上致富路,乡村才能‘活’起来。”恒和村党委书记李灿斌表示。

  ▲粉丝体验给柑橘修枝 袁孝椿 摄

优质晚熟柑橘是恒和村主导产业,目前已引进恒河果业、江恒农业、臻威、渝津等多家农业企业,建成春见、塔罗科血橙、红肉脐橙等多品种柑橘标准园近8000亩,全部丰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5000万元。

  ▲采摘柑橘好开心 苏盛宇 摄

“以优质晚熟柑橘为依托,恒和村发展特色民宿,打造白沙印象生态休闲游、乡土田园体验游、‘芳韵恒和’赏花节、‘果香四季’采摘节、生态年猪文化节等活动,以活动吸纳人气,打造农旅融合品牌。”李灿斌说。

  ▲学习柑橘剪枝技术 袁孝椿 摄

融媒粉丝团成员来到橘乡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橘园,了解橘树养护的知识,还开展了修枝志愿服务活动,修剪多余树枝达到改善树冠内部光照、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粉丝打卡万亩橘园 袁孝椿 摄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果农不仅辛苦,还需要不断了解储备大量种植养护技术,我也长了不少知识。”融媒粉丝团成员袁凤冰笑着说。

  积分兑换促和治

当天,恒和村为融媒粉丝团专门设置了一个体验环节,体验该村实行的“积分兑换制”。

融媒粉丝团成员开展了修枝志愿服务的同时,还开展了捡拾垃圾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带着清扫工具,沿着公路一路捡拾塑料、矿泉水瓶、纸箱等垃圾。

  ▲粉丝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拾垃圾 袁孝椿 摄

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大家来到恒和同心议事亭,村两委干部黄生亮为每一个人发放了一本“白沙镇五和银行积分卡”。两次志愿服务积分登记入册后,兑换了一件生活小用品。

  ▲粉丝们展示获得的积分卡 苏盛宇 摄

“这是我们劳动的成果!”融媒粉丝团成员拿着红通通的积分“存折”和生活用品,乐在其中。

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恒和村实行“五和银行积分”制,按照“不做不积分、多做多积分、做错扣积分”的规则,每月底凭借“白沙镇五和银行积分卡”到积分银行兑换生活用品,每季度在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进行公示,以及发布“红蓝榜”。

  ▲粉丝用志愿服务积分兑现小物品 袁孝椿 摄

“积”出好习惯,“兑”出文明风。“积分制鼓励了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行为,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引导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村民的自治热情被不断激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黄生亮认为。

此外,恒和村还实行了“五和议事会”民主协商机制,各村民小组设立“五和议事议题箱”,小组长定期收集箱内议题,召开村民小组议事会协商,议决议题报村级村民议事会商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文化浸润酿和韵

下午,融媒粉丝团成员们还现场体验了糖关刀、手工风筝等特色民间手工艺制作,让粉丝们感受独特的非遗魅力和恒和村浓厚的文化氛围。

  ▲体验非遗项目糖关刀制作工艺 袁孝椿 摄

糖关刀,也叫“糖画”,是大家记忆中的“甜滋味”。一块大理石板、一个勺子、一瓢糖,全凭一双手,粉丝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制作各式各样的糖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一番,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糖画,格外开心。

  ▲体验非遗项目糖关刀制作工艺 袁孝椿 摄

杨兴钟老先生是市级风筝非遗技艺传承人,他为粉丝团普及了风筝的知识,分享了他幼时制作“无骨风筝”的有趣经历。在老师的指导下,粉丝们精心地为风筝涂上颜色,完成了一只只美丽的风筝。

  ▲体验非遗项目风筝制作 袁孝椿 摄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恒和村之所以能保持古色古韵、乡风淳朴,就是得益于乡村文化的滋养与浸润。

  ▲粉丝打卡恒和村乡情馆 苏盛宇 摄

从非遗文化中,可以看到美好传统价值观念,感受到艺术工匠精神,恒和村向社会提供非遗体验等服务项目,让传统技艺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感受到瑰丽多彩的非遗文化,让非遗等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粉丝打卡美丽农家院落 袁孝椿 摄

  ▲村规民约随处可见 袁孝椿 摄

此外,恒和村还紧扣涵养文明乡风,加快建设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绘制文明乡风墙画,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最美家庭”创建、村社干部树榜样等活动,把文明乡风播进了村民心田,将蓬勃的文化生机注入人民的美好生活。

全媒体记者:吕晓 王吉庆

视频编辑:成柞宇

通讯员:李媛媛

编辑:李佳蔚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河 流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