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C位,是它!你不点开看看吗→

铜山发布 2023-05-19 17:50:32

  今天,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公布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为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铜山历史悠久

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物

今天,大铜带你一看

铜山“国宝”

NO.1

首先亮相的是玉熊。这只雕刻于汉代的玉熊,出土于北洞山汉楚王墓中,全长5.18厘米,为和田青玉材质,造型做伏卧状,憨态可掬,体型肥硕,表情生动,采用圆雕和局部线雕相结合的手法,圆润洗练,生动传神。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这只熊看上去丝毫没有野生熊的生猛,一脸娇憨温顺之状。

玉熊的脖上拴有嵌海贝的项圈,表明它是被宫廷王室驯养过的萌宠,可见汉代王室豢养熊已蔚然成风。

▲汉代玉熊

NO.2

第二个出场的是唐三彩镇墓兽。这两尊三彩镇墓兽均高约80厘米,出土于铜山区茅村镇花马庄隋唐墓中,两兽挺胸蹲坐于台座上。

其一呈人面兽身造型,面部具有胡人特征,阔口,头部两侧有肥大的双耳,头顶生有一弯曲的独角;其二头上生有双角,耳竖直,面部鬃毛乍竖,张口怒吼,目眦尽裂,獠牙外露,头顶毛发呈火焰状。

它们周身施黄、绿、白和棕色釉,斑斓绚丽,是同类文物中的精品

  ▲唐三彩镇墓兽

NO.3

第三个亮相的是北朝陶俑。此件陶俑高51厘米,出土于铜山区茅村镇内华北朝墓中,灰陶质。他头戴黑色平上帻,身着黑色窄袖小衫,下身穿黑色肥腿裤,这条裤子像极了今天潮男潮女穿的喇叭裤,极具“现代风”。

陶俑面部饱满,粉面红唇,眉眼细长,嘴露微笑,双手抱拳于胸前,体态修长,服装有浓郁的西域马上民族特色,为典型的胡服装扮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碰撞的时期,这陶俑深邃立体的五官和草原风格的服饰,再现的是北方胡人的形象,也正是两种文明交汇融合的表现。

  ▲北朝陶俑

NO.4

最后向大家展示水晶带钩。此件带钩出土于龟山楚襄王刘注墓,长5厘米,呈琵琶形,钩体上面有一圈凹弦纹,形制规整,晶莹剔透。

水晶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硬度很高,在古代是一种珍贵的物品,佩戴水晶饰品,亦是等级地位的象征,西汉时期,水晶带钩非常少见

▲水晶带钩

了解更多实时新闻、动态新闻

下载铜心圆APP

↓↓↓

  编 辑:张煊枫

审 核:蒋新路

监 制:赵后永

总监制:董现国

- END -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关注我们

聆听铜山的声音!

投稿:tsfbvip@163.com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