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三农青岛讯:南风吹五月,又闻新麦香。小满过后,麦粒渐满。青岛广袤的沃野之上,麦浪即将翻黄,夏粮丰收在望。夏粮主产区河南、安徽等地进入集中收获期,届时全国小麦将迎来大面积开镰。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确保夏粮丰收,农机作业是关键。为切实做好今年我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吹响麦收丰收号,5月25日,青岛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在平度市明村镇举行。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徐振峰宣布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出征。
吹响号角,擂响战鼓!这是一场勇夺“三夏”丰收的动员大会,更是一场必争“颗粒归仓”的誓师大会。
出征仪式现场,一排排现代化联合收割机组成的队伍整齐排列,整装待发。农机跨区作业队队长杨兴涛就跨区作业服务保障作表态发言,与会领导现场为出征的农机跨区作业队进行授旗。随着现场6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赶赴河南南阳市等地作业,青岛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序幕拉开。
农机跨区作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向市场的重大创举,让农机手农忙有活干、农闲不断档,既有效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收入,又有效解决了其他地区小麦收获机械不足的困难,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装备支撑。今年,全市将组织2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和省内枣庄、临沂、日照、潍坊、烟台、威海等60多个县(市、区),开展跨区机收小麦作业,预计完成作业面积200多万亩,增加农机手收入1亿多元。
青岛市从上世纪末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三夏”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20年间,跨区作业范围、内容逐步扩大,这得益于坚实、强大的农机装备支撑。截至2022年底,我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878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716台、大型拖拉机11010台,每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台左右、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左右、大型拖拉机2000台左右。
加大农机检修力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往年“三夏”生产典型经验,依托100多个农机维修点、700多个农机合作社,组织农机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动员指导对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和保养,全市检修农机具16万台套以上,检修小麦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对“三夏”生产所需大型复式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实行优机优补,加快补贴办理力度,保障其尽快投入使用。全市已办理“三夏”生产所需各类农机具3000多台套,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
确保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举办“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宣传农机质量监管、农机安全生产等政策知识。督促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提早备足机具和易损配件,积极开展送修送件到田服务,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强化农机实用人才培育。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培训,开拓农机技能赛训结合新模式,示范带动农机化技能全面提升,广泛开展“传帮带”科技服务,将农机驾驶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重点对农机手进行驾驶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市培训农机手1万多人,全面提升农机手综合素质。
创新培训模式。广泛开展植保无人机大赛、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提升农机手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作业水平,确保机手“作业好、效率高”,提升减损意识和技能。
组织系列培训活动。举办全市农机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实务培训班等,提升农机化工作能力水平,部署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
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早在3月份,就提早为机手发放了农业农村部统一印发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确保跨区作业装备在全国范围内免缴车辆通行费。农机手可通过手机扫描跨区作业证上的二维码,随时了解全国农机服务机构、跨区作业动态等信息,方便农机手“找活干、干好活”。
加强各项信息调度发布。落实农机加油专享优惠,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时间、作业进度等信息。做实做细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科学研判“三夏”期间机具本地跨出和引进数量,促进供需平衡。畅通农机保障服务,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19个,设置“三夏”24小时应急值守热线。
加快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及早备案形成服务队名录,落实应急作业机具人员和支持措施,全市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8支。密切跟踪调度辖域内农机化生产作业进度和机具动向,结合天气情况积极研判机具供给情况,确保关键时候冲得上去、管得了用,充分发挥应急作业服务队潜力。
麦收冲锋号已经吹响,“三夏”生产时间短、任务重,青岛农机人将以最饱满的激情和最激昂的斗志,发扬不怕累、不怕苦的战斗精神,一鼓作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作用,全力夺取夏粮丰收大捷,圆满完成跨区作业和“三夏”农机生产的各项任务,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贡献农机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