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汇川 2023-06-02 11:30:00
近日,记者走进汇川区沙湾镇八一村的瓜蒌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金筱东正在大雨来临前组织村民抢种瓜苗,以便让瓜苗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苗和苗的间隔宽一点,种稀一点……”在金筱东的指导下,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地里忙碌着,拉线、打窝、下苗、覆土……这边村民忙着种植,另一边的翻土机“轰轰”作响,种植基地里一片热闹景象。
“经过多方考察后选择在八一村种植瓜蒌,是因为八一村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瓜蒌生长,当地政府也很支持,我有信心在这里长久发展下去。”今年2月,金筱东在八一村建设了200余亩瓜蒌种植基地。
金筱东告诉记者,瓜蒌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非常高的中药材,它的籽可以做休闲食品,皮和根可以入药,在市场上十分畅销,自己已经拥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目前,金筱东已经和八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合同,采用“党建+合作社+种植大户+群众”发展模式,既能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效益,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基地用工期间,平均每天有10-20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约100元工资,三、四月份,两个月就结算了工人工资2万余元。”金筱东说。
“以前我都是在外地务工,自从这个瓜蒌种植基地开工以来,我就回来了,在家门口工作,既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赚到钱,真的很不错。”村民余祖平现在是瓜蒌种植基地的管理员。
“整个基地的瓜苗已经全部种下去了,等到了9月份,就能看到瓜架上挂满金灿灿的瓜蒌。”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全满怀憧憬地说。
八一村的瓜蒌苗“刚下地”,隔壁底水村的白瓜就已经成熟。
在底水村村委会前的瓜田里,风一吹,绿浪翻滚,绿叶掩映间,一个个白瓜正躺在瓜田里“晒太阳”,白白胖胖的,十分鲜亮喜人。
“这片瓜田可不简单,里面大有乾坤。”底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朝海告诉记者,“我们采用循环套种的栽培模式,分别种植牛心白、白瓜和南瓜,一年收获三季,春季种植的牛心白现已销售一空,清明后种植了白瓜和南瓜,现在正是白瓜上市的季节,南瓜在6月份成熟上市,实现‘一地多收’。”
据了解,这片瓜地采用企业流转模式,不仅方便了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也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底水村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和贵州吉仓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更好助力农民增收,鼓起群众“钱袋子”。
朱连忠今年已经68岁,不能下地劳作,便自愿参与土地转包。“现在的政策好呀!村里面带着大家一起挣钱,种苗、管理、销售都是他们想办法,我们除了有土地流转租金收入,还参与村集体经济分红,真不错。”
据雷朝海介绍,第一季牛心白的产值达到五万余元,现在成熟的白瓜每天可以采摘800斤左右,每亩预计产值能达6000元。“底水村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按照‘两塘两茶两果蔬’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扩大种植、养殖面积,增强果蔬产业、养殖产业品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增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效益和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沙湾镇以党建为引领,按照“稳烤烟、保粮油、兴辣椒、优特色”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种植烤烟1.1万亩、辣椒1万亩、玉米2万亩,大豆5000亩,其他特色产业达6000亩左右。
“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科技特派员和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农产品稳定保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沙湾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钱斌表示。
记者:毛艺 兰光超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天祝:厚植乡村兴业致富内生动力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深阅读·种业振兴在行动)
柞水:山水密码 解开乡村新经济
乡村振兴产业旺、村容美、乡风和——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观...
上犹“田秀才”陈红香,操纵无人机逐梦田间地头 助“飞”乡村振
融媒记者采风行 东山镇:强化研农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双溪乡高洞村: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蕲春檀林镇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