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 2023-06-16 11:14:01
这里是农村,却又不再是农村:从低矮平房到一幢幢现代化的楼房,基础设施、文化场所皆是“高配”。
他们是农民,却又不再是农民:从衣食住行到孩子教育,从就业置业到未来规划,生活俨然比城里人更惬意。
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悄然流转,如今洛西村已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一个村庄变化的背后,是发展的速度和温度。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把这种向往变成现实。”洛西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喜如是说,在富民强村、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洛西村一直在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让村集体经济路子越走越宽广
“今年,我们把村西侧4亩小地块盘活了,集体收入1500多万元。同时,村里将投资1亿元,建设大型农贸市场,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办理土地手续,8月份就能动工建设。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七八百万。届时,我们村集体收入能突破2000万元”。说起村里的发展,洛西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华信心满满。
过上更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只有让村集体经济路子越走越宽,才能跟得上老少爷们儿向往的发展啊!”洛西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喜深切感受到,只有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才能为村庄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从村庄改造、沿街出租到幼儿园建设、洛城大集搬迁,再到今年准备建设的大型农贸市场,这些年,洛西村丝毫不敢懈怠,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这两篇文章,破译了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密码”。
致富路上不落下每一位村民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集体也在为拓宽村民增收门路而努力。
由于村中缺少土地,洛西村“两委”便打破思维定势,发展“飞地经济”。与田柳镇积极对接,承包下500亩土地,建设高标准大棚30个,并搞好水、电、路等一切配套设施,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租给村民,让想种大棚的村民有地种棚、借地生金。
对村里不想种棚的年轻人,村里牵头,帮助其到企业上班,或者在沿街做点小生意,发展第三产业;对于“闲不住”的老人,村里便会视情况聘用他们在村里物业、绿化、保洁等工作强度不高的岗位工作。
“在致富的道路上不落下每一位村民”,这是洛西村对于每一位村民的承诺,也是洛西村一直以来的生动实践。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才能全面发展
瞄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村民生活品质的画卷已在洛西绘就。
合作医疗全覆盖、粮食补贴每人1400元、取暖补助每人500元、春节福利每人1000元……零零总总加起来,每个村民每年纯福利就有5000多元。
建设幸福食堂,对7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午晚餐,让老人们晚年幸福无忧。
去年秋天,投资58万元,对南区1.5万平方米柏油路进行修整;投资25万元,在28个电梯加装防范电动车进电梯梯控系统;今年春节前,又投资13万元,对13个单元门进行更新,让所有人住的舒心舒适。
而这些,只是洛西村民美好生活的最外一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才能全面发展。”刘文喜坚持不仅要实现物质富足,更要实现精神富有。洛西村强化村民文化生活,创办庄户剧团,召集全街道京剧爱好者,配备场所乐器,设立室内、室外两个大舞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强化“一老一幼”服务,设立老年大学、青少年宫,创立寿光市唯一一所村级科普馆,为老人们和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强化全民阅读,今年4月,洛西村高标准建设的农家书屋更是入选“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
通过一系列惠民利民的举措,洛西村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于村民,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全村物质、精神生活双富裕。如今的洛西村,到处洋溢着安居乐业、团结和睦的气息,村民们的优居梦、优教梦、优养梦、健康梦、文化梦、致富梦、强村梦已然照进现实。
毕节这里发生火灾,原因竟是.....
【聚焦龙舟赛】龙舟赛、光影和音乐的盛宴!就在上犹这里
严防“仓门灾” 湖北今年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50个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我国将集齐造船业皇冠三颗明珠
黑龙江—跨国公司经贸投资合作大会在哈举行 梁惠玲出席并致辞
前4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闲置老宅焕发新生!金山这里探索实施“宅基共富计划”→
投资1730万元!晋源区将新建一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