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发布 2023-06-20 10:32:48
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龙南今年将举办第32届世客会
今天,『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专栏
带您品味多彩民俗 · 龙南传统技艺之
客家竹编!
自在中原起
客家人便掌握了各种制造和编织技术
从金银铜铁锡的冶炼加工
到泥木石草竹的艺术造型
都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竹篾编织工艺
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竹子是客家地区常见之物
由于山林里竹子和藤类资源丰富
当地的篾匠师傅就地取材
将竹子剖成各种规格的竹篾
篾在他手指间前后翻飞逐渐成型
变成一个个精美别致的
竹编手工艺品
如提篮、箩筐、背篓、簸箕、米筛、鸡笼等等
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
篾匠师傅手指飞舞间
一件精美别致的竹编手艺逐渐成型
篾匠手艺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种各样的篾。
用篾刀将竹节的突出部分削平。
篾匠师傅会根据篾器的大小,用细密齿的锯子,将毛竹裁成合用的竹筒若干。
破开竹筒,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分开,还要将竹内部的篾骨破掉,才是做篾器的正料。这时,要将竹片用篾刀开成篾青、二黄、三黄等篾片。
俗话说:“一寸篾子三下刀。”这是十分细致的工序,来不得半点马虎。
篾匠师傅在破篾时,先从头上破起,破好几寸后,便用嘴巴轻轻地咬住篾片的两边,再顺势边破边撕。全部篾片破完后,还要用“度篾齿”过两道工序,一是要从侧向磨边定宽度,二是要正反两面打磨,让篾子的表面平滑光洁,以便手工编织。
一条条篾丝在篾匠的手中上下翻飞,一株株原本坚韧的竹在一道道工序中完成了形与质的转化。
竹丝游走,纷繁复杂。每一个步骤,都靠篾匠的巧手实现。无论作品大小,是繁是简,方寸之间,都满是一片匠心。
乡人栽竹无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品味和情怀。篾匠用竹子编制工具,如竹筐、竹篓、竹床、竹椅、竹席、斗笠……
竹编制品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客家人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像装稻谷、红薯的箩筐,盛蔬菜、鸡蛋的菜篮,运沙土、肥料的畚箕等等都是竹编工艺的结晶,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客家传统工艺,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篾匠
在父辈儿时是一份常见且可养家的职业
时过境迁,现在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在或旧或新的竹编上
承载着的是
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更是沉淀时光的诗意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
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举办地龙南
期待着更多的传统技艺在舞台上
继续展现艺术的光彩和魅力
来源:围美龙南
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李宏梅:当好豁鹅养殖的“守护者”
习近平: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中铁十五局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暨庆“六一”教育教学成果展演
农村 “厕所革命”革出文明新风尚——纪实龙南市桃江乡窑头村“...
“剪纸艺术+” 这样宣传民法典超赞
凉州区金羊镇中心学校举办庆“六一”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凉州区武南镇九年制学校举办2023年庆“六一”艺术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