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5:30:37
林业战线上的“老黄牛”——记凉州区领军人才、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天智
凉州融媒讯【 记者 陈凯年 杨佳佳(见习)】一顶草帽、一把树剪、一个背包,在林业战线一干就是34年,凉州大地就是他的“后花园”。这里的每一亩经济林果、每一片绿化带他都如数家珍,每一个果农都视他为好老师、好朋友,每每聊起自己的工作,他都笑着说:“我就是一头一条道走到黑的老黄牛”。他就是凉州区领军人才——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天智。
李天智于198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如一日,他坚守初心,一心扑在林业上;他甘于奉献,致力于林业科技推广,把论文写在林地里,用科技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用科技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接地气,才受欢迎。在技术推广中,他喜欢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给种植户讲解技术;用“现场练兵”的方式让种植户亲自动手进行技术操作;用现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难题”的方式传授技术。比如果树修剪技术,在课堂里是根本讲不清楚的,只动耳朵不动手是掌握不了技术的。他采取亲自动手,边讲边剪,然后让种植户分组动手修剪,最后单独修剪,大家点评的方式,使种植户参加一次现场培训,就能基本掌握技术要领。
“我是从11年开始种梨树的,到现在有10亩地,从刚开始移栽树苗到整形修剪到病虫害防治、疏果套袋,果树生长的每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李工都会到果树地里来给我们讲解技术要点,可以说,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果品和收益都是与李工的无私付出离不开的。”凉州区西营镇前兴村六组果农王仲庆说。
有疑难,才找专家。各个林果种植户经营的果园,都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在集中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的前提下,他喜欢让大家挑出疑难问题,现场观察、现场分析、现场解决。使种植户通过疑难问题的解决,更深刻的掌握栽培技术。针对凉州区春季气温升高快、风多、蒸发量大,苗木栽植后容易失水干枯的难题,他研究提出了“苗杆套袋”技术;为了克服梨树黑胫病,他提出了“一垄两沟”的整地方式,实现“垄栽沟灌”;针对核桃幼树常年遭受冬季冻害、春季抽条、晚霜冻以及幼树挂果迟、产量低,他提出了“三防三促”的核桃早产丰产抗寒栽培技术方法。
积跬步,才行得远。在技术服务过程中,他积极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技术研究与探索,撰写《梨树黑胫病防治新技术研究》《日光温室白雪红桃延后栽培主要技术》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林业实用技术》《中国果树》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主持、参加完成的凉州区鲜食葡萄设施栽培试验示范,以及日光温室油桃一边倒技术等多个项目,获得武威市、凉州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6项。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成绩,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武威市优秀共产党员、设施农业先进个人、优秀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团优秀专家、凉州区领军人才、凉州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省林业厅聘任为全省林果业专家。
荣誉满墙他也不忘培养新人,“纸上得来终觉浅”,他说:“每一项新技术、新方法在实际当中的应用都不能生搬硬套,都要结合客观条件再试验再论证。”所以在工作中,他时时不忘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同事分享交流,让更多林业新人尽快成长。
“我被评选为凉州区领军人才,既感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我将不负组织的厚望和群众的期望,在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多出一份力,多发一份光,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技术方法传授给林业战线上更有朝气活力的年轻工作者。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再立新功。”李天智表示。
乡旅头条 | “唐风晋韵 山水晋源”晋阳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启动
湖北蕲春彭思镇培育乡土人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
激兴趣,展风采!龙里这场舞台剧表演有看头
驻马店市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优秀作品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广东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从一颗茂名荔枝抢“鲜”远行 看广东高质...
【今日聚焦】新华社报道孟津这个村!
【群英绘蓝图•专业技术人才】王兴昌:三十年从医路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