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6-27 10:39: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山丹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芦笋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乡村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走进岸头村芦笋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抢眼。大棚里破土而出的芦笋脆绿鲜嫩,工人们沿着田垄、掂着篮子、拿着剪刀采摘新出的芦笋,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从四月中旬开始采摘芦笋,目前已经快采摘完了,估计能采收40吨左右,年采收完预计收入达4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陈正安一边介绍一边把一筐刚摘好的芦笋搬了出去。
2018年,陈正安在经过多方考察后,承包了村里的200多亩流转土地种植芦笋。如今,小芦笋成为了岸头村的大产业,也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每到采摘时节,陈正安便会找本村和附近村庄的妇女来干活,忙的时候用工人数达到30人左右。
芦笋,又称“蔬菜之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各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说起芦笋的种植优势,陈正安如数家珍。
“现在做的是订单农业,不担心销路问题,芦笋分拣好之后,公司派车直接过来拉走,收购价格比较稳定,种起来也放心。”陈正安介绍,芦笋一次下种,可连续采笋10到15年,一年可以采两次,一亩产量可达800-1000公斤之间。
“今年芦笋长势喜人,市场供不应求,对自愿加入基地种植芦笋的农户,我负责提供芦笋苗、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不愁卖不掉。”陈正安信心满满地说道。在陈正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种植芦笋的队伍,现已辐射到周边的位奇镇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50多亩。小芦笋已成为当地特色蔬菜产业之一,逐步带动更多乡亲们增收致富。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芦笋产业,发挥品牌效益,今年,山丹县将芦笋确定为蔬菜产业主导品种发展,并制定《山丹县芦笋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从政策推动、技术驱动、品牌带动、市场拉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推动,整合省市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对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芦笋种植基地,安排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配套建设2000平方米冷库,解决芦笋冷藏保鲜。同时,对芦笋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协调贷款支持发展壮大,并奖励扶持资金100万元。
在芦笋产业发展过程中,山丹县按照“因地制宜、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的思路,由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芦笋百亩核心示范基地1个,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建成高标准芦笋科技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2023年建成3000亩,为芦笋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基础。(钱大伟)
《乐动敦煌》全球首演发布会暨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开业...
内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农民“一地双收”
粤农科作联合果树所组织召开柑橘间种玉米、大豆种植模式现场测产...
青川:种养循环发展让肉牛羊产业“牛”劲更足
一粒小种子长成 “紫色”大产业
紫阳县瓦庙镇:强化服务保障措施 助推畜牧产业发展
杨凌示范区智能农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合作恳谈会在济南举行
走出杨凌看示范 | 科技激活“金产业” 陕茶崛起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