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6-27 11:23:56
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项项富民产业生机盎然……盛夏时节,行走在山丹县的乡间沃野,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今年,山丹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富民产业越来越旺
夏风渐炽,万物华实。走进山丹县陈户、清泉镇等乡镇的西兰花种植基地,大片长势喜人的西兰花已抢“鲜”上市,数百名工人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采摘、搬运、分拣、包装,头茬西兰花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乃至世界。
“我们村西蓝花产业发展步入健康稳定快车道,今年在寺沟村种植面积达一万亩,同时在清泉镇郇庄村辐射种植两千亩。目前,第一批西蓝花已经进入采收阶段,品质优良,价格稳定,将发往上海出口新加坡,预计亩产收益可达6000元以上。”陈户镇寺沟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玉兴介绍说。
山丹县地势高寒、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具备发展高原夏菜的先天优势。目前,高原夏菜产业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预计稳定在6.4万亩,实现年产量约19.92万吨,全产业产值约6.59亿元,“菜篮子”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
同时,山丹县还立足地处北纬38度“黄金带”优势,在抓好粮食安全的同时,立足冷凉特色,持续壮大“羊马草薯菜”产业规模,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着力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聚集群,投资6.3亿元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65个。衔接资金安排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61%,打造产业示范点45个,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67%。认证“甘味”品牌7个、区域公共品牌1个,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
夏日,位于山丹县李桥乡高庙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作业,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对民宿区、商业综合体和游客中心内部进行装修。”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经理石飞山说,我们将继续建设汽车露营基地、西巡主题营地等工程,集中打造集住宿、户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高庙村自然环境优美,紧邻S590省道,交通便利,就发展旅游业来说有着天然优势。但如何让游客从匆匆到此的“短暂游”变为安心驻足的“多日游”,成为制约高庙村发展旅游产业的难题。
为此,高庙村积极开展沿路环境提升、村庄面貌整治行动,依托农耕文化资源、征集老物件打造李桥农俗馆、高庙老油坊、农事体验园。如今的高庙村越来越美,文化味也越来越浓。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山丹的重要抓手。山丹县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布局,以点连线、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点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通过举办各类民俗展演、徒步越野、冰雪体验等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打造“旅游+农业”“旅游+康养”等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成果子沟风景区、高庙民俗文化产业园等2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争取到省级乡村旅游专项资金146万元,老军乡硖口村列入2022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计划,通过项目建设、品牌打造、典型培育、服务提升等措施,推动全县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和美乡村越来越靓
盛夏时节,穿过如意花海,走进清泉镇双桥村、清泉村,清新、典雅的民居在花海的映衬下格外靓丽,道路两侧绿树,房前屋后花草和广场上的阵阵笑声,呈现出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彩虹田园,两个村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2022年7月,清泉镇立足城郊区位优势,秉承“彩虹城市”建设理念,以党建引领乡村建设,在双桥村、清泉村倾力打造特色产业由田到景、人居环境由村到景、农民收入由单一到多元的彩虹村庄示范村,“赏花海风光、品山丹美食、住双桥民居、听清泉故事”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实现。
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也是山丹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今年,山丹县对标“全省示范、西北样板、全国一流”目标定位,因地制宜规划定位乡村风貌,全县39个发展类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打造清泉村“清雅民居”、双桥村“花田巷子”、四坝村“锦绣田园”等乡村建设示范点,建成省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20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风貌改造1700户,创建“清洁村庄”111个,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加速蝶变。全面落实奖补政策,推进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评选优秀、良好、较好等次村71个,奖补资金226万元。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建成卫生户厕16185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以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累计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22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以上。全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成集中安置点13个,搬迁安置5639户,腾退复垦5886亩,乡村面貌和住房条件大幅改善。(文/杨建刚 图/山丹县融媒体中心)
天祝:持续推进种质资源普查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天祝县西大滩镇:“小田”变“大田” ...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天祝:发展乡村旅游 赋能乡村振兴
【全力拼经济 聚力促发展】天祝县藏医院特色优势服务能力提升建...
11项水利“支撑”助力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顺利...
芦河镇: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丘北:产业兴 乡村美 民富裕
丘北县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