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2023-07-04 10:54:58 点击量:1311
他是一名战士,屹立在边境线上,无怨无悔守卫万家灯火。他是一名护林员,风雨无阻守护青山绿水,用三十年坚守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他就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古城自然保护站资源管护员李照玛。
1982年,18岁的李照玛入伍,来到某部服役。1985年已经是炮班班长的他参加了边境防御作战。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古城自然保护站护林员 李照玛:猫耳洞里潮湿的很,床上都铺的草帘子。这个是我们的炮位,这个就是我们已经进入战斗了,这个我们就开始在猫耳洞里发射炮弹。
在自卫反击作战中,他和战友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坚守阵地。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作为班长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连嘉奖4次、团嘉奖1次。1988年李照玛光荣退伍,转业到地方工作。1991年成为一名护林员。
刚来到护林站时,他们三个专职护林员一起挤在一个土坯房子里,这里既是他们的宿舍、厨房,也是他们的办公室,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护林员 李照玛:以前我们三个人住一间,一天巡山回来,晚上几个人一块做着吃饭。白天在巡山路上喝些白开水,吃的是馍馍。天堂林区点多面广,战线长,每天要走二三十公里山路。
为了巡山方便,李照玛省吃俭用,凑了一年多的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从那以后,巡山查林靠它,回家探亲也靠它。
李照玛妻子 华英珠:当时工资低,家里就全靠他的工资负担,为了(巡山)方便,(他)还是下狠心,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也是李照玛护林防火工作最繁忙的时间。
李照玛妻子 华英珠:他一年四季都在忙,小孩上学,老人生病都没时间照顾,连着好几年春节没有回家,父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不在身边。
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端的古城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李照玛把这片林区看成自己的家,精心呵护,认真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等政策法规,林木盗伐、狩猎等案件大幅减少。
护林员 李照玛:通过我们护林员的大力宣传,农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思想意识提高了。
古城自然保护站管护的林区有41990亩,走上一圈要五六个小时。三十多年来,李照玛用脚步丈量了每一片林地,走过的巡山路达到了60000公里。
护林员 李照玛: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管护森林,不能让森林毁坏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
这几年,李照玛在边境作战中受伤的左脚旧伤复发,加之多年基层护林工作中落下的关节炎等病痛,让他的巡山路更为艰辛。可他却像战士一样,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日复一日巡山查林。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古城自然保护站副站长 王占永:我们看着他在巡山查林的过程中一瘸一拐的,非常心疼,就劝他把岗位换一下。但是,他一直都不愿意,马上退休了,他想着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护林员 李照玛:我的家在这个地方,我的根也在这个地方,我曾经是一名战士,是一名老党员,我有义务管护好家乡的这片森林,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
全媒体记者:李元学
总监:杨生斌
监制:张新华
责编:王文全 李兵岐 王洋草
编辑:高启铎 洋草尕 杨彩霞
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祝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5-3121281!欢迎转载!如有新闻线索,请联系:0935-3137165
在平凡中坚守,做村民健康“守门人”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调水调沙期间生态补水全面启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多省份青年就业开展督导
山东普查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13份
城阳住建故事|栾静——一名80后环卫工人的坚守!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联合通报5起 “大棚房”问题典型案例
山丹:田间地头管护忙 高原夏菜促增收
山丹:致富西蓝花 田间管护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