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借古开今——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遂昌举行

2023-07-05 14:10:24

7月2日,以浙江省遂昌县礁滩乡独山村为例的“借古开今—⽂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遂昌县举行。研讨会由遂昌县委宣传部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主办,礁滩乡人民政府承办。两岸古村落保护、文化场所管理运营和建筑规划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独家解读独山村近千年村落文明兴衰史,分享基层调研实操成果,探讨今日中国乡建之道。

遗世独立的古村落

独山村是遂昌县西南山区乌溪江畔的一个古村落,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村庄周围高山耸立,村前孤峰独峙,江水清流,自然环境优美。南宋时,尚书左丞叶梦得曾孙叶峦视此地山奇水秀,风光独好,自松阳县古市卯山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历元至明初,叶、朱、周、邵诸族居此,日益兴盛。村内明清时期典型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延续了古村落历史文脉,使每一个走进村寨的游人感受到古朴的山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作为首批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级文化名村,独山村展现的地理风水、宗族社会、历史沿革、明清建筑、自然生态、人文故事、道家哲学等文化脉络十分丰富完整,堪称浙江古村落缩影。村庄目前居住着一百多户人家,青壮年大多迁居村外,剩老人留守。和大多数中国古村落一样,独山村也面临着开发和保护的难题。

打开独山村

研讨会围绕“打开独⼭村”和“村落机理与远景”两大主题展开专题演讲和讨论。

杭州师范⼤学中⽂系副教授陈根⺠从《平昌独山叶氏族谱》入手,梳理了独山叶氏的延续脉络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割裂、动荡时期,也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为了躲避饥荒兵燹,北方各族纷纷迁徙至江南地区,这在叶氏族群身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而元明清三代直至现当代,叶氏一族在中华大地上名家辈出,究其原因,中国古人向来倡导的“慎终追远”传统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山叶氏第三十一代后裔、遂昌图书馆助理馆员叶岳华近年致力于谱牒文化的研究工作,并开展了独山叶氏迁徙情况的实地调查,累计走访浙、闽、赣三省30多个县300多个村1000多户家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素材。他从《平昌独山叶氏宗谱》中的四时祭礼和墓葬风俗入手,以祭祀程序和墓葬特点为重点,解读了独山叶氏家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礼仪,帮助人们从历史发展、价值观念树立和文化精神培养等方面了解叶氏家族的“生存密码”。

知名摄影师、浙江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张⼒配合一个20分钟的航拍视频,阐述镜头语言文人视角下的独山古村。画面中,一条碧水劈开群峰,那就是乌溪江。随着镜头徐徐推进,青城山、龙门山、芙蓉峰、玉女峰逐渐涌现,峰峦叠嶂如凝固的汹涌波涛。幽谷间飞瀑流泉,如仙境一般。群山护卫着独山村,像安全的襁褓。连绵群山、绿色田野、澄澈江水、古朴村庄……袅袅炊烟升腾在山谷间,分不清哪是山间云雾,哪是人间炊烟。叶氏家族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繁衍生息,耕读传家,留给世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村落机理与远景

初到独山村的人可能会被一个现象迷惑,那就是这个村子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东向西。因为村子的东面是山,为了生存,他们要将最好的条件留出来种庄稼。于是叶氏先民选择两山低坳处布置居所,而将滨水向阳之地用作林地和耕田,以确保后人能长期乐居于此。这种生产优先的选址布局在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姚欣看来,正是体现了浙江先民顺势而为的务实精神和因地制宜的开放心态。姚欣长期关注浙江乡镇发展,参与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他将独山比喻成一本书,初读诧异于选址的独特性,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独山之妙,不仅仅与人不同,更在于胜人一筹。他以古牌坊到财神庙这一段为例,分析了独山村建筑的传统智慧。他认为独山是村,又不仅仅是村,而是一方边界有序内核丰盈的天地,一个寻常地段精巧利用的典范。

像独山这样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在浙江还有700个。浙江⼯业⼤学建筑系教师谢榕长期担任浙江省古村落规划组专家组成员,从业38年走访了数百个江南古村落,对中国文化的落地与实践有一些独到的心得与体会。他从以涵养人才为初心这个角度,分析了独山村的村落设计。他指出,当前城市建设趋向现代化、高层化和西化,很难看清历史文化的脉络。偏远地区的优秀村落尽管破败,但还能梳理出中国特有的规划与营造特点。如果这项研究工作现在不做,后人就更难了。古代规划偏文化,人们舍得化时间丈量脚下的土地,与天地对话。而现在的规划偏工程,缺少了文化的延展。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景观规划研究中⼼主任⽅建勇认为,独山村所保存的传统物质形态、积淀的文化内涵潜质与历史发展的完整性,是目前国内众多古村落保护、旅游商业化开发形态中极少具备的,要高度重视这种文化稀缺性,不宜将独山装扮成表面粉饰、泯然于众的网红打卡地。他从独山村的风水地理、文化脉络、文物现状等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保护独山这个问题。并从宏观长效保障和微观技术保障两方面提出建议,如制定完善的文旅商业运营计划,规划投建运维一体,通过高质量文化宣传和商业运营,真正活化独山的文脉和经济。开展建筑识别与分类保护,对文保建筑重点保护,严格控制改造;具有乡土特色的老民居一般保护,修缮改造必须保留原有风格与材质的特质;对已被部分改建的文保建筑或传统民居,将不协调的部分进行拆除或改造修缮。成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核工程,防止工程惯性对人文遗迹与自然环境造成“改造性破坏”等。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系客座教授何春寰主持。专题演讲结束后,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台湾《汉声》杂志创始人黄永松、东南⼤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及台湾⼤学名誉教授夏铸九、台湾东海⼤学社会学系教授赵刚、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李桐、台北帝⻔艺术教育基⾦会执⾏⻓、台湾⼤学⼈类学系副教授熊鹏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国家⽂化新经济⼈才种子培养计划客座教授张正霖等两岸学者围绕山水与人的良性互动与反向隔阂、乡村建设、农村振兴、艺术教育等多个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还将深入到独山村、蟠龙村、王村口、九龙口、蔡和村、蔡口村等地,专题考察独山村保护现状和乌溪江沿线古村落面貌,追寻独山叶氏历史轨迹,感悟浙江乡土文化魅力,探索古村保护开发新思路。7月6日,研讨会将移师杭州继续进行。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