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15:16:17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去年以来,敦煌市全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努力让“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今年,敦煌市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大提速”,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孟夏草长,万物竞茂。走在高标准农田上,望着即将收割的小麦,敦煌市转渠口镇年轻的种粮大户杜伟踌躇满志。25岁的杜伟是敦煌市仁源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过去他到处打零工,这两年家乡敦煌发展高标准农田,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在农业这个“赛道”上重新创业。
杜伟说:“我们今年主要在转渠口镇五圣宫村、东沙门村,还有阶州村流转了将近3000亩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提高了我们机械化的使用率,降低了我们的人工成本,水肥一体化可以降低我们的用水成本,基本上跟大水漫灌比,我们可以节省50%左右,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流转户的收入,增强了我们的种植信心。”
以前敦煌市转渠口镇耕地虽多,但都“小而散”,农业效益“少而低”,加之农业种植规模小、灌溉难等问题突显,部分耕地也随之被撂荒。去年以来,敦煌市转渠口镇实施高标准农田3万亩,通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排渠道、农田电网建设,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村民传统种植方式。
村民唐艳说:“过去像我们村这个地撂荒的多,一是没路,二是种地就靠人力,耕种费事,种起来收不了,高标准农田实施以后全部机械化耕种作业,减轻了人们的劳力,增大了效益,过去白给人们种都没人种,现在是掏钱抢着种了。”
据了解,去年敦煌市实施高标准农田4.02万亩,今年敦煌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分春秋两季实施高标准农田6万亩。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情况,进一步完善机制,在种植过程中,引进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运营,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来自山东的种植户赵得山就是其中一位,他今年在莫高镇新店台村承包了760亩土地,全部种植葵花、小麦、苜蓿、制种葫芦等。目前,苜蓿、小麦即将收割,其它作物长势喜人。
种植大户赵得山说:“如今咱们的小田全部变成大田了,从播种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效率也提升很多,产量也提高很多,完全可以实现一个降本增效的目标,也给我们承包者很大的信心。”
根据敦煌市农业部门统计测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田普遍实现节水50%以上,节本30%以上;农药使用量下降6%以上,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产量稳中有升,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亩均增产10%以上,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耕地安全、生产稳定、产量高、品质好。
敦煌市莫高镇新店台村五组村民叶长孝说:“现在犁地小块地是60块钱,我们大块地是40-50块钱就可以犁完,确实好。水也节省了,100亩地200亩地浇水得用3天才能浇完,现在我16个小时就地浇完了,庄稼长势也好。”
敦煌市莫高镇新店台村党总支副书记柴文南说:“我们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此基础上为群众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22年,我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1850亩左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今年,我们实施高标准农田1000余亩。下一步,我们村集体将开展股份合作,采用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机械化农业,将土地二次流转给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步,敦煌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3—5年时间,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22万亩,并按要求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管理,同步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0万亩。同时,持续加强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政策落实、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着力营造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示范带动、合作社联农带农、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
10.5万亩农田“喊渴” 山丹县打响抗旱“保卫战”
持续高温致北京大部分地区中旱,有农田出现特旱
山沟沟“变身”美丽花谷——大马营镇焉支花谷项目建设全力推进
位奇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如火如荼
希望的田野上夏收正当时 丰收画卷美不胜收
各地抢抓农时和有利墒情夏收夏播无缝衔接 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
透过数据看今年麦收 难度、速度、温度成为夏收关键词
山东夏收基本结束 夏粮丰收已成定局